首页> 中文学位 >H燃煤发电公司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应对策略研究
【6h】

H燃煤发电公司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应对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碳排放权相关理论概述

2.1 碳排放权的经济学理论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科斯定理

2.1.3 比较优势理论

2.2 碳排放权及其交易

2.2.1 碳排放权的形成

2.2.2 碳排放权配额确定方法

2.2.3 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法与路线

2.2.4 碳排放权交易

2.3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体系

2.3.1 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概况

2.3.2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

3 H公司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H公司基本概况

3.2 H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2.1 政治法律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外部环境评价

4 H公司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内部基础分析

4.1 H公司参加碳排放权交易的必要性

4.2 H公司内部现状分析

4.2.1 竞争力较强

4.2.2 技术参数满足抽汽供热和直供电要求

4.2.3 组织机构不健全

4.2.4 碳资产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4.2.5 管理流程有待改进

4.2.6 缺乏低碳技术储备

4.3 H公司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优势

4.3.1 电作为能源难以被替代

4.3.2 地处工业园区的独特区位

4.3.3 煤炭采购条件优越

4.3.4 国家支持热电联产

4.3.5 电力改革推进直供电

4.4 H公司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劣势

4.4.1 面对的煤炭供应商议价能力强

4.4.2 购电方的议价能力强

4.4.3 低碳发电技术应用难度大

4.4.4 新投产燃煤发电企业竞争力强

4.4.5 再生能源技术抢占发电市场

4.5 H公司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内部基础分析总结

5 H公司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应对策略

5.1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5.1.1 需求分析

5.1.2 可行性

5.1.3 实施效果

5.2 向整个工业园区直供电

5.2.1 当前电价情况

5.2.2 工业园区直供电需求分析

5.3 创新燃料采购价格模型

5.3.2 发电企业碳排放量标准规范解析

5.3.3 创新优化煤炭采购价格模型

5.4 健全组织机构

5.5 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

5.6 关注研究碳排放权相关政策

5.7 储备低碳发电技术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1997年12月通过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也催生出基于二氧化碳排放权的碳交易市场。中国是当前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数量最多的国家,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减排目标。
  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下发《关于重点开展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行活动的通知》,其中提到了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首个阶段所涉及到的以电力、水泥以及电解铝等为主的八个重点排放行业。中国拟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燃煤发电行业是碳排放的大户,未来必将受到碳排放权交易的显著性约束,行业、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研究了H燃煤发电公司(以下本文简称“H公司”)。在分析研究过程中,以H公司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碳排放权的形成与交易,梳理、分析了H公司的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最后,得出H公司基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应对策略:
  (1)热电联产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强度。
  (2)直供电、创新优化煤炭采购价格模型,确保公司利益最大化。
  (3)健全组织机构,培养和引进碳资产管理专业人才,广泛研究各碳交易市场试点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性文件,掌握各市场的碳交易价格,关注碳金融政策,适当地储备低碳发电技术。

著录项

  • 作者

    覃涛;

  •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飞绒;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61;F425.11;
  • 关键词

    燃煤发电公司; 碳排放权; 交易策略; 价格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