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股权流通性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6h】

基于股权流通性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流通性问题的现状和历史由来

第三章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研究

第四章关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

第五章关于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探讨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展开▼

摘要

我国上市公司绩效不佳的情况长期存在,直接导致投资者对股市信心不足,进一步影响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与我国集中垄断式的无法流通的国家股与高度分散化的社会公众股并存这一特殊的股权结构密切相关。多年来,政府、学者等做了很多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一直收效甚微。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5]32号),标志着新一轮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启动,股权流通问题一时间再次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我国学者大多只是从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的股权属性的角度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相对忽视了股权结构中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分置这一影响公司绩效的本质因素,对股权流通性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研究相对比较匮乏。因此,本研究选择以我国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分置、且非流通股处于垄断地位这一特有的股权结构为切入点,系统地探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股权分置等实际介绍了选题背景,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以往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不足。第二部分通过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和数据分析,阐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殊性的历史由来及其在当时所起的作用。第三部分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对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进行行为分析。第四部分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第五部分结合股权分置对既有的股权流通改革,以及国有股流通的障碍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优化股权结构提出建议。最后归纳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今后研究的可行方向。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按流通性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一特殊情况,并且非流通股处于垄断地位。 2、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其中,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法人股比例的提高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改善,但当法人持股量较小时,其对绩效也无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社会公众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 3、应通过降低占垄断地位又无法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国家股的比例,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绩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