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6h】

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引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关于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二章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及其发展现状

第一节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特征及作用

一、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特征

二、服务外包产业的作用

第二节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总体状况和市场格局

一、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总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二、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格局

第三章 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钻石模型”视角

一、生产要素研究

二、需求条件研究

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研究

四、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与同业竞争研究

五、政府因素研究

六、机会因素研究

第四章 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一、生产要素比较

二、需求条件比较

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比较

四、企业的组织、管理与结构比较

五、政府支持比较

六、机会因素比较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模型

第一节 评价指标的构成

第二节 测算模型的建立

一、权重的确定

二、数值标准化和综合评估方法

第三节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

一、国际竞争力测算

二、结论分析

第六章 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从行业整体认识分析

二、从优惠税收政策角度分析

三、从外商投资政策角度分析

四、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分析

五、从行业协会角度分析

第七章 中国提升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第一节基于国家层面的建议

第二节基于产业层面的建议

第三节基于企业层面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一些国家已经通过承接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面临全球服务业转移的机遇,中国应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转变。希望中国能够抓住这次战略机遇,全面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 本文以国内外已有研究为基础,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纲,逐层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和研究思路,并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第二章,介绍了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及其发展现状以及世界上主要发包市场和接包市场的特点;第三章,扼要概括了“钻石模型,中六个因素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进而分析这些因素对服务外包产业的适用性,并从六个因素出发,分析如何影响服务外包产业;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政府以及机会等六个角度,对中印两国的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做实证比较分析;第五章,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测算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解释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数值差异以及模型的不足;第六章,对中印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全文回顾,分别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重点是第三、四、五章,基于“钻石模型”对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政府以及机会等六个角度,通过搜集大量的数据,对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基于这些数据,本文通过构建中印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两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在模型中,本文使用了16个指标,在数据处理上,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带来的数量级差异,本文采用最大值归一法。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同层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计算其权重,最终加权求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结论进行了分析。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印度起步较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中国和印度具有相似的国情,但是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上,中国和印度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印度实现了服务外包产业的崛起,而中国却处于落后状态。如何借鉴印度的经验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相应的结论:就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而言,印度在国际市场、人力资源、语言优势、教育科研投入、融资渠道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和国际市场机遇方面都存在优势;中国主要在宏观经济、国内市场、基础设施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优势。两国工资水平相差不多。从测算模型的结果看,印度软件类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强于中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本国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