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银行业X效率实证研究:基于非参数随机前沿模型
【6h】

中国银行业X效率实证研究:基于非参数随机前沿模型

代理获取

摘要

基于非参数随机前沿模型作为提高银行效率的前提,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对银行效率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决策分析。银行X效率是指除规模和范围影响之外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是关于银行整合技术、人力资源及其他资产用来生产既定产出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测度,反映了银行将多种资源转化为各种金融服务的能力。
   目前效率前沿分析法是银行X效率研究最普遍的方法。根据是否需要估计参数,可分为非参数法和参数法两类。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本文选择DanielJ.Henderson(2003)的非参数随机前沿模型作为实证研究的理论方法。优点在于不需要设定前沿函数具体形式、随机误差项和无效率项的分布,继承了DEA方法的灵活性,同时考虑随机干扰的存在,区分了低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其优点还在于所估计出的前沿函数的弹性系数因时间和个体而改变,适于动态地分析不同个体的弹性系数,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J.Henderson(2003)提出了非参数随机前沿测度效率的理论方法,但没有对弹性进行分析并做进一步地实证研究。
   本文将此方法应用于中国银行业X效率测度及其前沿函数的估计,做了深入地实证研究。首先,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银行进行了弹性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发现每种要素对于不同银行利润值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值对固定资产变动最为敏感,平均固定资产弹性为-0.8189,而固定资产投入对股份制银行的利润值的影响却截然不同,其固定资产弹性为0.006387,固定资产投入对其利润值影响不大,但却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对劳动力投入变化也最为敏感,平均弹性值为-1.8533。在动态层面上,银行业总体在1999年-2008年存款弹性呈上升趋势。在实际中,要素弹性系数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弹性估计结论较以往大多数学者在使用传统SFA对银行X效率进行测度时所估计出的常数弹性系数可能更贴近实际。
   其次实证部分对我国银行的利润效率和贷款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得出结论:中国银行业的贷款效率高于利润效率。而政策性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贷款冲动较大,盈利能力较弱。最后,本文将每个银行的在1999年-2003年与2004年-2008年两个阶段视为不同的个体,以两阶段中15家银行中效率最高者为生产前沿面,对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15家银行在两阶段中利润效率和贷款效率的变化情况。发现我国银行业总体的贷款效率在两阶段中均高于其利润效率,银行业的贷款冲动在现阶段依旧存在。也发现国有银行在2004年-2008年的盈利能力和贷款质量有很大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盈利能力,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贷款冲动。股份制银行的利润效率水平和贷款效率水平均有提高,贷款质量改善,而政策性银行在2004年-2008年以来,利润效率下滑,且贷款效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贷款的质量和盈利状况进一步下滑,贷款冲动加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