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治语篇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探究——以中美政治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的演讲词为例
【6h】

政治语篇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探究——以中美政治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的演讲词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CDA

2.1.1 CDAin Foreign Countries

2.1.2 CDAin China

2.2 Previous Studies on Political Discourse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

3.1 Language, Power and Ideology

3.2 Thompson's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of Depth Hermeneutics

3.3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Present Thesis

3.4 Data Collection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Social-Historical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Speeches

4.1 Social Institution's Domain

4.2 Contextual Analysis

4.2.1 Linguistic Context

4.2.2 Social Context

4.3 Ideologies Realized in Focus of Discourse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Discursive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Speeches

5.1 Power Realized in Consensus Building

5.2 Power Realized in Modality

5.3 Power Realized in Transitivity

5.4 Rhetorical Strategies

5.4.1 Parallelism

5.4.2 Intertexuality

5.5 Summary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Findings of the Study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Sources of the Data

Appendix 2 Two Sample Discourses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作为一种多维度的语篇分析框架,批评话语分析结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语篇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分析。政治语篇深受演讲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批评话语分析是理想的分析工具。
   本文尝试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对18篇选自中美两国领导人关于气候变化的演讲词进行分析,以揭示演讲者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权力意识,以及他们如何采用语言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采用汤普森深度阐释学框架理论,从社会-历史和文本分析角度,揭示话语、意识形态与权力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社会-历史分析层面,话语焦点分析发现中方演讲者的关键词是“中国、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联合国(框架/公约)、国际社会,京都议定书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中国为发展中国家说话的立场,坚持依据国家实力承担不同责任的态度。而美方演讲者主要聚焦在“美国、中国,发展中国家或主要经济体”等词上,说明美国试图弱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实力差异的事实,以逃避自己的责任。
   其次,在文本分析层面,通过合意分析,本文发现双方演讲者都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复数‘we’来诉求合意。但中方主要指称的是“中国政府、发展中国家”,中方用‘we’来表达中国的具体行动,体现了中国积极、负责任的态度;而美方则主要指称“所有国家”,在提及行动时,美方演讲者倾向采用‘we’来寻求合意,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说明美国试图弱化自己的责任。通过情态和及物性分析,本文发现‘should/shall’在中方语料中出现最为频繁;而且中方演讲者频繁使用物质过程,动作者(actor)主要聚焦于“中国、国际社会和联合国”,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平崛起的政治主张;而美方语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would/will’及‘scanty/just’等语气附加词,且美方演讲者频繁使用心理过程,感知者(Senser)则聚焦于“我和发展快速的国家”,究其原因,这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密切相关。在修辞分析中,双方演讲者有意识的通过排比、互文性等修辞手法来加强表达力。
   最后,通过分析中美两国演讲者不同的语言倾向,本文发现,在气候变化这个主题上,美国演讲者语言背后所体现的实际是一种“消极的责任”意识,而中国演讲者语言背后展现的是一种“积极的责任”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