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集群升级背景下的非正规就业演进机理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6h】

产业集群升级背景下的非正规就业演进机理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结构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全文结构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主要观点、拟解决问题及创新点

一、主要观点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非正规就业理论及产业集群升级理论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回溯

第二节 非正规就业理论的研究回溯

一、非正规就业的特征研究

二、非正规就业形成理论的探讨

三、非正规就业规模估算方法的探讨

四、非正规就业社会效应的争论

第三节 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评述

第三章 产业集群内非正规就业形成因素分析

第一节 集群内输入型IEM的形成因素分析

一、人口流动制度鼓励

二、户籍制度限制

三、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节 集群内自发型IEM的形成因素分析

一、发展个体经济的制度鼓励

二、国企改革

三、对外开放与低劳动力成本

第四章 集群升级下的非正规就业演进机理分析

第一节 产业集群内IEM影响因素的演变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演变

二、产业集群升级

三、国家区域扶持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产业集群内IEM演进路径分析

一、集群升级对IEM演变的影响分析

二、IEM自身的演化

三、输入型IEM演变路径分析

四、自发型IEM演变路径分析

五、产业集群内IEM演进机理分析

第五章 产业集群升级下非正规就业演进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慈溪为例

第一节 产业集群案例的选择

一、我国家电产业集群概况

二、选择慈溪家电产业集群的原因

三、案例分析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慈溪市家电产业集群中IEM的特征分析

一、集群中输入型IEM的特征研究

二、集群中自发型IEM的特征研究

三、输入型和自发型IEM的对比分析

第三节 慈溪市非正规就业的统计分析

一、统计方法的选择

二、原始数据的处理

三、模型的回归和分析

四、IEC和IEM的估算及分析

第四节 慈溪家电产业集群升级下IEM的演进分析

第六章 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和IEM演变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产业集群升级要兼顾非正规就业

一、集群内部资源再整合

二、集群品牌的创建和发展

第二节 促进IEM发展演变的政策建议

一、树立就业新观念,拓宽就业新渠道

二、创造就业新环境,提供就业新服务

三、规范创业新市场,构建教育新体系

四、完善就业新保障,给予就业新支持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浙江省内遍布产业集聚区,块状经济十分发达,但这却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因为其内部是由众多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所组成,他们构成了整个产业链。此外,大量农民工的参与,也是浙江块状经济的一个特点。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集群内部家庭作坊和农民工的发展如何成为产业升级成功与否的重要体现。鉴于家庭作坊、农民工都属于非正规就业(IEM)群体,本文以非正规就业的视角来探讨这一群体的演化方向和发展之路。为了区别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外来群体和以家庭作坊为代表的内生群体的不同特征,本文将集群内的IEM分为输入型IEM和自发型IEM两类。
   首先,本文从鼓励人口流动制度、户籍制度限制、城乡收入差距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内输入型IEM形成的原因。本文得出,产业集群内输入型IEM的主体是农民,他们“进城”的首要原因是国家取消了人口流动限制条例,并允许农民到城镇落户。所以,制度方面的改制,是输入型IEM形成的第一要素。然而,“进城”之后的农民并不能享有城镇居民所能享受的同等福利和待遇。从公务员考试要求和正规企业招聘要求两方面,本文分析得出,户籍制度的限制,使得农民进城后很难获得一份正规的工作,他们只能被边缘化为非正规就业者。不仅如此,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农民在被严重剥削的同时,还是不断往城市流动,而城镇根本没有足够的岗位来满足劳动者,这也造成了农民进入城市后只能从事非正规就业。至于集群内自发型IEM形成的主要因素,本文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个体经济的制度鼓励。随着国家肯定私有经济在我国的“合法”地位,个体工商户在全国各地兴起,带动了非正规就业人群爆发性的增长。(2)国企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释放出大量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无法在正规企业中重新就业,凭借着一定的经验和技能,他们也成为了IEM中的一员。(3)低劳动力成本和对外开放。因为家庭作坊类IEM的低成本和高灵活性,随着对外开放的加深,他们承接了大量的国外订单,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家庭作坊的发展。
   接着,本文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产业集群升级政策和区域扶持政策的改变,对上述因素的变动进行了分析,得出:(1)产业结构调整和集群转型升级对IEM带来的影响最要是对自发型IEM的影响。其中技术进步演变会使IEM出现初期分化现象,即仍旧选择IEM或者转型为正规就业者;资源整合对自发型IEM的演变分为三种:第一,彼此之间的合作和兼并;第二,离开IEM群体,进入正规企业工作;第三,在IEM之内进行转变(可能表现为从事行业的转变)。(2)制度演变主要对输入型IEM产生影响,其数量会有少量的减少,并且劳动力的流动也更加理性。(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IEM将会进行自我演化,具体表现为:非正规就业者收入和福利的提升,低端IEM向高端IEM发展,高端IEM和正规就业之间的转换,部分IEM者被淘汰变为失业人员。
   然后,本文选择浙江省慈溪市作为研究案例,经过对慈溪市内输入型IEM和自发型IEM的调研,得出,(1)集群内农民工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和城市中的农民工有所不同(城市中的农民工主要从事第三产业)。(2)以家庭作坊为主的自发型IEM的收入要远高于一般的IEM,其社会地位也不低于正规就业者。(3)家庭作坊和小企业为代表的IEC和正规经济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另外,本文对慈溪市非正规就业的规模进行估算,得出,慈溪市的非正规经济约占整体经济的30%,这也表明其IEM规模也占了总体人口的30%以上。
   最后,本文指出,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要兼顾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并提出了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演变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