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干预与区域金融发展
【6h】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干预与区域金融发展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评析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中的金融约束与金融抑制

第二节 金融租金理论对政府行为的解释

第三节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

第三章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行为与金融发展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基本设定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下的银行决策行为分析

第三节 模型的结论

第四章 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干预行为分析

第一节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历史分析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金融行为分析

第五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财政压力和国有企业形成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实证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其在改革中的发展进程无疑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财政分权改革,使得传统的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地方政府开始成为有一定的经济利益的独立的经济体。然而由于这种财政分权改革,特别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切断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联系,造成了财权与事权上的不对等,这为地方政府金融干预行为以及这种干预行为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埋下了伏笔。
   本文首先区分了金融约束与金融抑制理论,介绍了金融租金理论对政府行为的解释,在财政分权与政府行为一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将地方政府、银行和企业纳入到同一个理论模型框架中,研究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银行的信贷资源如何在权力型关系贷款(PBRL)、市场型关系贷款(MBRL)和交易型贷款(TRAL)三种不同种类的银行业务间进行配置,得出了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降低了银行信贷配置的效率,进而导致了银行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低效率的结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1985-2010年华东六省一市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是否会因为财政压力和国有企业的因素来干预金融市场以造成区域金融发展的低效率做了进一步的考察。证实了财政压力和国有企业引发了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和地方政府干预行为造成了金融发展的低效率的分析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对财政分权、政府干预与金融发展的一般理论的研究。第三章为地方政府行为与金融发展的理论模型。第四章为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干预行为分析。先是从历史分析的视角,通过将建国后的财政体制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对政府行为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再从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干预动机和干预渠道两个方面来考察现阶段地方政府的干预金融行为。第五章为实证研究。基于1985-2010年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组合。对财政压力与国有企业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及政府行为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为文章的理论分析提供实证上的支持。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现阶段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