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提升研究
【6h】

城市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提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一、结构安排

二、本文框架

第三节 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难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过程

二、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

三、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

四、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一、城市基础设施概述

二、城市基础设施基本理论简析

三、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对现有文献的综合评述

第三章 城市基础设施对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机理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涵义

二、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城市基础设施对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对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影响机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硬”系统对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分析

二、城市基础设施“软”系统对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统计分析

第一节 城市基础设施的指标选择及测算方法

一、城市设施基础指标体系构建

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评价方法

三、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现状分析

第二节 城市人力资本的测算与比较

一、城市人力资本的测算方法

二、人力资本测算的数据说明

三、城市人力资本测算的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水平的比较

一、城市基础设施总体水平与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的比较

二、“软”“硬”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的比较

第五章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一、变量选取

二、数据来源、处理及统计描述

第二节 模型的构建、实证方法及实证结果

一、计量模型

二、静态面板数据估计结果

三、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的水平增加,到2013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3.27%,城镇化成绩有目共睹。但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方向,在一味追求土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忽视了人口的城镇化,从而形成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水平未能同步提高的异化现象。城镇化的过程应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提高人口质量从而提升城市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从以往追求数量向提高人口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转变。然而我国目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仍然依靠政府公共投资,那么怎样的政府投资数量和结构才能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从而实现真正的人口城镇化是本文试图探索的一个问题。
  本文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从政府投资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视角,探究其对城市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对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和构建指标体系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评价后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在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年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将研究城市基于地理区位分为东部城市、中部城市、西部城市之后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趋势,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越高。
  为了使本文的论证更有说服力,笔者使用2003-2011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数据,分别运用静态面板回归和动态GMM回归验证城市基础设施对人力资本水平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对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途径的不同将城市基础设施分为“软”、“硬”两个系统分别进行对比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对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作用明显,将城市基础设施分为“软”、“硬”两个系统后发现,“硬”系统对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作用大于“软”系统对人力资本的提升作用。将全国城市不同区域划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城市之后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东部城市基础设施的“软”“硬”系统对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均大于中西部城市,东部城市基础设施的“软”系统对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大于“硬”系统,而中西部城市中“硬”系统对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大于“软”系统。其他控制变量中,教育支出,人均GDP,城市规模都对城市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科技投入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不是非常显著。
  基于以上实证结果,本文给出以下政策建议:城市发展应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对“软”系统的建设。改变政府考核思维,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促进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