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
【6h】

社会转型期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社会转型

1.2.2 慈善

1.2.3 慈善事业

1.2.4 非营利组织

1.2.5 慈善组织

1.2.6 慈善与社会保障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局限性

第2章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 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成就

2.1.1 慈善事业法律建设步伐加快,国家支持力度逐步加大

2.1.2 慈善组织发展壮大,援助网络基本形成

2.1.3 慈善资源得到快速开发,民众参与意识逐步增强

2.2 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

2.2.1 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

2.2.2 慈善观念意识淡薄

2.2.3 慈善组织公信度低、能力薄弱

2.3 影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2.3.1 行政控制:政府角色错位

2.3.2 法制缺失:法制建设落后

2.3.3 信任危机:公信力不足

2.3.4 文化偏差:慈善意识模糊、淡薄

第3章 国(境)外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3.1 国(境)外慈善事业发展模式

3.1.1 美国模式

3.1.2 日本模式

3.1.3 香港模式

3.2 国(境)外慈善事业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2.1 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重新定位

3.2.2 规范化的运作与管理模式

3.2.3 慈善长效机制的建立

第4章 破解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困境的思路

4.1 法制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4.1.1 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4.1.2 政府转变角色,确立慈善组织法人地位

4.1.3 税收的激励机制

4.2 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2.1 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

4.2.2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4.3 现代慈善意识的培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永动之源

4.3.1 树立现代慈善意识

4.3.2 慈善组织与企业的战略联盟

4.3.3 建立普通民众的慈善长效机制

第5章 对我国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畅想

5.1 现代慈善机制:募集与救助或服务分离

5.2 服务型慈善组织的崛起

5.3 慈善品的提供及竞争机制的引进

5.3.1 慈善品的提供

5.3.2 竞争机制的引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各种社会矛盾,其中尤以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问题最为突出。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必然产生一部分弱势群体。而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的第二次分配“追求的是公民的普遍权利保证”,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公民的方方面面。近年来,虽然政府持续关注民生,加大财政投入,但贫富差距仍进一步扩大。这样,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之间就有一个“真空地带”。为缩小和消除这个“真空地带”,有必要加强第三次分配。
   第三次分配是基于民间自愿基础上的分配。指在道德或其他动机的支配下,社会成员以自愿捐赠等方式,资助困难群体,使社会分配更趋公平。慈善事业是我国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不足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更能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关系起到润滑作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在历次重要会议上对慈善事业都进行过纲领性阐述,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为新时期慈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政府大力提倡和社会各方推动下,我国慈善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规模仍滞后于整个经济的发展。与慈善事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法制不健全,行政色彩浓厚,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等。这些因素已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慈善事业的研究。
   文章共分五部分,首先对慈善事业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取得的成就,指出其当前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接下来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然后提出破解发展困境的基本思路,即法制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代慈善意识的培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永动之源;最后对我国慈善事业未来发展作出畅想,并进行总结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