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理念
【6h】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理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创新点

1.5 内容框架

第2章 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评价理论概述

2.1 内部控制主要理论及框架

2.1.1 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

2.1.2 COSO框架

2.1.3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2.1.4 其他内部控制理论及框架

2.1.5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2.2 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概念及其演进

2.2.1 传统内部控制评价

2.2.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第3章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视不足

3.1.2 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理解存在误区

3.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3.2.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标

3.2.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主体

3.2.3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范围

3.2.4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原则

3.2.5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标准

3.3 基于风险理念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

3.3.1 风险基础评价法的基本思路

3.3.2 风险基础评价法的特点与优势

3.3.3 风险基础评价法的实施过程

第4章 基于风险理念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的应用——以A公司为例

4.1 企业业务流程的梳理

4.1.1 管道建设

4.1.2 油气运输与销售

4.1.3 人力资源管理

4.1.4 财务管理

4.1.5 采购管理

4.1.6 存货管理

4.1.7 合同管理

4.2 企业业务流程相应风险点的识别与风险控制文档的设立

4.2.1 企业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风险的识别.

4.2.2 风险控制文档的设立

4.3 内部控制的测试

4.3.1 内部控制测试的基本方法

4.3.2 内部控制测试的分类

4.4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报告

4.5 风险基础法下A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不足与建议

第5章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建议及展望

5.1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建议

5.1.1 从公司内部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5.1.2 从公司外部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5.2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21世纪以来,财务舞弊的事件频发,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2008年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正式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意见稿,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制度化轨道。
   实际上,企业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能说明其内部控制就是有效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也非常重要。若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再完善的内部控制也是空中楼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堵塞管理漏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系统、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不很完善。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进行研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基础理论;其次介绍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体系框架,并从风险的视角进行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体系的构建;然后以A公司为例,对风险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建议和展望。本文从风险的视角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提供设计参考,从而推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实务中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