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6h】

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共同富裕的内涵、思想基础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共同富裕的内涵

第二节 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历程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探索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探索

第三章 当前我国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我国在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我国在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四章 夯实物质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第一节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来夯实物质基础

第五章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

第一节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保障

第二节 充分发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保障作用

第六章 改革和完善分配体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第一节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合理的分配体制

第二节 当前分配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分配体制的思路与对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要求,是创建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在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过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考察、深入研究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探求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对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概述了共同富裕的基本理论。一是界定了共同富裕的内涵。二是论述了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三是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即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保证。
  第二章全面考察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共同富裕的探索历程。以新中国的成立和实行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探索情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通过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等方式,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新政权,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制度基础,但由于盲目乐观,急于求成,制定和实施了脱离实际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共同贫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措施,调动了人民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减少了绝对贫困,但解决以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为特点的相对贫困问题又成为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新课题。
  第三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现状。通过大量的数字和资料,全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向共同富裕迈进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人民的富裕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增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富裕程度不高、贫富差距过大、共同富裕的心理认同不高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转型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夯实物质基础的路径。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必须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前提。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它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实现层次。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相对不高的情况下,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通过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章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路径。生产条件的分配关系决定了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只能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并最终产生两极分化,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只有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保障作用,就要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实现公有制经济资产的保值增值,共享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六章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改革和完善分配体制的路径。社会财富在生产出来以后,总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分配,从而实现人们对社会物质财富的占有。分配体制作为分配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直接影响着共同富裕的实现状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分配体制存在着三个层次:以市场为主导的初次分配、以政府为主导的再分配和以社会为主导的第三次分配。当前,这三次分配都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对财富的合理分配,妨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要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健康发展,就要采取切实措施改革和完善分配体制,着力解决分配领域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