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CR-g-VC合成技术原理与性能
【6h】

ACR-g-VC合成技术原理与性能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2文献综述

摘要

2.1核壳橡胶弹性体的增韧机理

2.1.1橡胶微粒增韧机理的发展与现状

2.1.2 ACR增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2 ACR-g-VC树脂抗冲性能的影响因素

2.2.1橡胶相Tg、交联度和粒径的影响

2.2.2组成、结构形态、粒径等的影响

2.2.3界面相容性的影响

2.2.4其它因素的影响

2.3 ACR-g-VC树脂的制备

2.3.1橡胶相核的合成

2.3.2 ACR的合成

2.3.3 ACR-g-VC的制备

2.4 ACR-g-VC结构性能表征和应用

2.5 ACR-g-VC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实验方法

摘要

3.1主要原料

3.2聚合装置及方法

3.3本征性能测试、表征方法

3.4应用性能测试及表征

4 AC R用种子乳胶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4.1 BA(EGDMA)聚合动力学

4.2交联PBA和SBR/PBA乳胶微球粒径及分布的控制

4.2.1间歇聚合乳胶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因素

4.2.2半连续无种子聚合乳胶微球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因素

4.2.3半连续种子聚合乳胶粒径的增长与控制

4.3 PBA微球交联程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4.3.1交联PBA微球交联程度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3.2 PBA交联程度理论分析的验证

4.4 BA(EGDMA)的聚合稳定性

4.4.1间歇聚合聚合稳定性与操作参数的关系

4.4.2半连续聚合操作参数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4.5乳胶性能与聚合参数的关系

4.5.1间歇聚合参数对PBA乳胶性能的影响

4.5.2 SBR/PBA复合乳胶特性与聚合参数的关系

4.6本章小结

5 ACR乳胶的制备工艺及其乳胶特性表征

摘要

5.1聚合参数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5.2聚合参数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5.3聚合参数对ACR粒经及其分布的影响

5.4聚合参数对ACR乳胶特性的影响

5.5本章小结

6 PBA/PMMA制备过程及结构控制基础研究

摘要

6.1 MMA在PBA中的溶胀吸附

6.1.1 PBA交联度对MMA饱和吸附量及吸附速率的影响

6.1.2温度对PBA吸附MMA饱和量及其速率的影响

6.1.3 MMA浓度对其向交联PBA扩散的影响

6.1.4 MMA在交联PBA乳胶微球中的扩散

6.2胶粒增长及乳化剂用量理论分析和应用

6.2.1半连续乳液聚合胶粒增长及所需乳化剂用量分析

6.2.2胶粒增长及乳化剂用量理论分析的应用和修正

6.3 PBA/PMMA制备过程乳液特性与胶粒增长模型

6.3.1 BA(EGDMA)间歇聚合过程乳液特性变化

6.3.2无种子半连续PBA合成过程乳液特性的变化

6.3.3种子半连续MMA聚合乳液特性和胶粒增长

6.3.4 PBA/PMMA复合乳胶粒子增长模型

6.4 ACR的结构形态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6.4.1 ACR多粒子簇内核的制备基础

6.4.2离子强度对ACR制备的影响

6.4.3硫醇类物质含量对ACR制备的影响

6.4.4多壳层ACR核壳问过渡层的控制

6.5本章小结

7 ACR(PBA/PMMA)乳胶微球凝聚过程研究

摘要

7.1 Al2(SO4)3用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7.2 Al2(SO4)3用量对乳胶凝并程度和粒径的影响

7.3凝聚剂存在下PBA/PMMA乳胶的凝并机制

7.4温度对PBA/PMMA乳胶凝聚的影响

7.5乳胶结构和聚合物特性对凝聚的影响

7.6用于R-PVC抗冲改性剂的凝聚条件筛选

7.7本章小结

8 ACR组成、结构与其应用性能关系的研究

摘要

8.1 ACR组成、粒径对PVC冲击性能影响的简单理论分析

8.2组成和粒径对PVC冲击能影响的实验证明

8.2.1 ACR基本特征

8.2.2 ACR组成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8.2.3 PBA交联密度对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8.2.4内核PBA粒径及其分布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8.2.5双峰分布内核PBA对ACR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8.2.6 ACR总粒度对ACR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8.2.7内核组成及结构对ACR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8.2.8壳层聚合物分子量对ACR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8.2.9核壳间接枝率对ACR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8.2.10 ACR用量对R-PVC抗冲改性效果的影响

8.3 ACR组成、粒径等对R-PVC其它性能的影响

8.3.1 ACR组成对PVC其它性能的影响

8.3.2 ACR组成对PVC拉伸强度的影响

8.3.3.PBA粒径对R-PVC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8.4 ACR组成粒径等与抗冲性能关系的应用

8.5多壳层ACR的组成结构与应用性能初探

8.5.1二壳层SBR/PBA/PMMA的组成与应用性能

8.5.2多壳层ACR组成与ACR/PVC抗冲性能的关系

8.6本章小结

9 ACR-g-VC共聚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

摘要

9.1 ACR乳胶合成工艺的稳定性

9.2配方、工艺对接枝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9.3聚合工艺参数与树脂结构性能的关系

9.4聚合工艺与树脂颗粒特性的关系

9.5 ACR-g-VC共聚物的性能

9.6本章小结

10主要结论

附录

Ⅰ符号说明

Ⅱ粒径及其分布测试方法比较

Ⅲ参考文献

Ⅳ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就核壳乳液接枝共聚法合成ACR-g-VC技术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BA间歇乳液聚合,以SBR为种子的BA半连续聚合,BA或SBR/PBA为核的MMA接枝共聚,ACR与VC接枝共聚;涉及聚合动力学,粒径控制,乳胶性质,ACR-g-VC的结构与性能等.该论文创新和特色之处在于:找出了控制制备乳胶粒径及其分布的方法和条件;率先阐明ACR最佳组成与其内核粒径有 关;指出了控制制备高性能ACR的关键;首次获得了有关乳胶特性同凝聚形态的关系;应用 研究获得的规律,成功开发了综合性能好、抗冲性能优异的ACR-g-VC.

著录项

  • 作者

    温绍国;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高分子材料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翁志学;
  • 年度 199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高分子材料;
  • 关键词

    ACR-g-VC; 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