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合物空间电荷驻极体材料的储电性和压电性机制研究
【6h】

聚合物空间电荷驻极体材料的储电性和压电性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驻极体中的电荷

1.3驻极体的基本物理效应

1.4驻极体的分类及其应用

1.5驻极体的形成方法

第二章材料的制备和主要研究方法

2.1材料的来源和复合膜的制备

2.2主要研究方法

2.2.1样品的表面处理

2.2.2聚合物膜的老化

2.2.3聚合物膜的极化

2.2.4等温和热刺激表面电位衰减测量

2.2.5电荷重心的测量

2.2.6压电常数的测量

2.2.7材料形貌的扫描电镜分析

第三章单层氟代聚合物驻极体材料的电荷动态特性

3.1电晕驻极与初始表面电位

3.2等温表面电位衰减

3.3注入电荷在样品内的输运

3.3热刺激表面电位衰减

3.3.1 FEP膜

3.3.2致密PTFE膜

3.3.3多孔PTFE膜

3.4电荷储存和输运机制的结构相关性

3.4.1多孔和非多孔PTFE材料间的差异

3.4.2 FEP和PTFE材料间的差异

3.5电荷储存和输运机制的分析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多孔PTFE-Teflon FEP双层复合驻极体膜的压电性

4.1引言

4.2双层驻极体复合膜系统的压电模型

4.3压电系数计算结果

4.4实验

4.4.1复合膜的制备

4.4.2样品的驻极

4.3.3压电系数测量

4.4结果与讨论

4.5.1驻极条件对复合膜压电效应的影响

4.5.2高温老化对复合膜压电效应的影响

4.5.3对复合膜压电效应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4.6结论

第五章多孔聚四氟乙烯/氟代乙烯丙烯共聚物复合驻极体材料的储电特性

5.1恒温条件下的电荷稳定性

5.2热刺激表面电位衰减

5.2.1驻极5天后测量的热刺激表面电位衰减结果

5.2.2驻极4个月后测量的热刺激表面电位衰减结果

5.3多孔PTFE和致密的FEP膜复合驻极体膜的电荷模型

5.4驻极体复合膜的电荷衰减

5.4.1从PTFE面驻极时的行为

5.4.2从FEP面驻极时的行为

5.5驻极4个月后的样品的电荷动态解释

5.5.1从PTFE面驻极时的行为

5.5.2从FEP面驻极时的行为

5.6结论

第六章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红外和可见光谱在分子偶极驻极体研究中的应用

1引言

2样品的制备和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3.1极化前后样品的IR和UV吸收谱

3.2溶剂对样品微结构的影响

4分析和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2热刺激放电技术在分子偶极驻极体研究中的应用

1引言

2极化聚合物材料热刺激放电电流的基本特性

3极化聚合物材料中极性生色团分子的取向弛豫机制

4不同结构类型材料非线性光学效应稳定性差异的分析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博士后工作期间发表或投出的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该论文采用栅控和非栅控电晕驻极、等温和热刺激表面电位衰减测量等方法,研究了多孔和致密PTFE和FEP驻极体材料的电荷捕获、储存和输运特性,借助扫描电镜(SEM)结果,分析了多孔和致密PTFE膜之间的结构差异对驻极体中电场的建立、电荷的行为的影响.采用高温复合和电晕驻极方法制备了多孔PTFE/致密FEP双层复合膜驻极体.借助三明治型双层膜空间电荷驻极体体系的压电模型,采用压电系数的动态测量方法,研究了驻极方式对多孔PTFE/致密FEP双层膜驻极体系统的压电性的影响,结合它们的的驻极体特性分析,探讨了压电效应产生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