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CryIAc和CpTi基因水稻抗虫性比较及高羊茅植株再生
【6h】

转CryIAc和CpTi基因水稻抗虫性比较及高羊茅植株再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资助

致谢

第一章农杆菌遗传转化单子叶植物的研究进展

1.1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机理

1.1.1农杆菌种类及Ti质粒

1.1.2T-DNA的分泌系统

1.2.农杆菌介导单子叶植物转基因的研究

1.2.1农杆菌介导单子叶植物转化的限制因子

1.3转基因水稻中标记基因的去除

1.4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技术的优势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作物抗虫转基因的研究

2.1抗虫基因工程发展的必要性

2.2抗虫基因种类

2.2.1 Bt基因的研究和应用

2.2.2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研究和应用

2.2.3植物外源凝集素基因及其它抗虫基因

2.3抗虫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2.3.1生态安全性分析

2.3.2转基因作物的食用安全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草坪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3.1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3.2遗传转化

3.3筛选标记基因

3.4转基因植株

3.5安全性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农杆菌介导培矮64S的研究

4.1材料与方法

4.1.1品种、菌株、质粒和试剂

4.1.2愈伤组织诱导

4.1.3双元载体导入农杆菌

4.1.4农杆菌培养和共培养

4.1.5 GUS检测方法

4.1.6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和植株再生

4.1.7水稻基因组DNA的小量提取

4.2结果与分析

4.2.1不同培养基对培矮64S愈伤诱导的效果

4.2.2光照对培矮64S愈伤诱导及瞬间表达的影响

4.2.3培养基对GUS瞬间表达的影响

4.2.4共培养时间对培矮64S转基因瞬间表达的影响

4.2.5筛选压对抗性愈伤产生的影响

4.2.6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4.3培矮64S转基因植株PCR分析及GUS检测

4.4讨论

参考文献:

第5章转CryIAc、CpTi基因水稻对纵卷叶螟抗性比较的研究

5.1材料与方法

5.1.1品种、菌株、质粒

5.1.2农杆菌转化方法

5.1.3水稻基因组DNA及mRNA的提取

5.1.4 T3代对纵卷叶螟的抗性

5.1.5 T3代对大螟的抗性鉴定

5.1.6 T3代农艺性状考查

5.2结果与分析

5.2.1转基因水稻植株的PCR鉴定

5.2.2转基因水稻植株的RT-PCR鉴定

5.2.3 T3代对纵卷叶螟自然条件下的抗性

5.2.4 T3代对纵卷叶螟接虫条件下的抗性

5.2.5 T3代对大螟的抗性

5.3 T3代农艺性状

5.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高羊茅组织培养的研究

6.1激素对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影响

6.1.1材料与方法

6.1.2结果与分析

6.1.3.讨论

6.2植物调节剂在高羊茅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6.2.1材料与方法

6.2.2结果与分析

6.2.3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A已经命名的Bt蛋白基因(2003.3)

附录B表目录

附录C图目录

展开▼

摘要

自1987年首次报道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以来,已有40多种不同类型的抗虫基因用于各类作物的遗传转化,其中转Bt基因抗虫玉米、马铃薯、棉花已进入商业应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基因研究在单子叶植物中取得很大进展,但依然存在基因型依赖性强等问题,继续探索不同品种的转基固体系仍有必要.该论文对培矮64S的组织培养及转化过程中的多个影响因子作了研究,初步建立较完善的农杆菌介导培矮64S转化体系.同时将2个杀虫机理和抗虫谱不同的抗虫基因CryIAc和CpTi导入粳稻品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