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自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压印机的研究与设计
【6h】

全自动聚合物微流控芯片压印机的研究与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微流控芯片的发展

1.1.2微流控芯片的特点

1.2课题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技术

1.2.2微纳米压印技术的发展

1.2.3国内外相关系统的现状

1.3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微压印的原理及总体方案

本章摘要

前言

2.1微压印的原理

2.2压印机的总体方案

2.3加热与冷却器件的选取

2.3.1热电致冷器的原理[38-41]

2.3.2半导体热电致冷堆相关公式[42,43]

2.4加压器件的选取

2.5真空器件的选取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压印机的机械结构设计

本章摘要

前言

3.1总体结构

3.2加热板的设计

3.2.1加热板主要参数的计算

3.2.2加热板的结构设计

3.3液压装置的设计

3.3.1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3.3.2液压回路的选择

3.3.3液压元件的选择

3.4真空装置的设计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本章摘要

前言

4.1控制系统概述

4.1.1 PLC的基本结构及功能[48]

4.1.2 PLC的特点

4.2 PLC控制器的设计

4.2.1 PLC的选型[49]

4.2.2 PLC的I/O电路设计

4.3温控系统的控制

4.3.1温度传感器的选取

4.3.2温度控制回路的设计

4.3.3温度控制算法

4.4液压系统的控制

4.4.1液压控制回路设计

4.4.2压力A/D转换

4.4.3压力控制算法

4.5真空系统的控制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串口通信及控制软件的实现

本章摘要

前言

5.1上位机PC与PLC串口通信的实现

5.1.1通信方式的选择

5.1.2串口通信的流程

5.1.3通信协议的定义

5.1.4串口通信的程序实现

5.1.5 PLC寄存器地址分配

5.2加工流程过程控制的实现

5.3人机界面的设计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压印机的性能与成品质量实验

本章摘要

前言

6.1压印机的性能实验

6.1.1升降温速度实验

6.1.2温度控制精度实验

6.1.3压力控制精度实验

6.1.4真空控制精度实验

6.2基片成品质量实验

6.2.1压力对基片成品质量的影响

6.2.2保压时间对基片成品质量的影响

6.3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和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发展历程和加工技术,介绍了压印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压印成形过程中聚合物的流动特性以及温度、压力、时间三个主要参数对微流道成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研究:  1.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在研究了压印成形原理与数学模型后,根据压印的工艺要求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分别选定半导体热电致冷器为加热/冷却器件,液压传动为压力与传动装置,真空泵抽取真空。  2.完成了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在压印机机械结构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计算与结构设计。首先介绍了机械部分的总体结构,说明其运行原理;然后提出压印机各装置——温度、压力与真空装置的方案设计。  3.设计并研制了PLC控制系统。选取了PLC控制器,设计了PLC输入输出电路;然后分别设计了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与真空度控制的原理与电路,并设计了其控制算法。  4.编制了串口通信与控制软件。使用VC++编写了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压印机操作软件,使用梯形图编程编写了PLC的控制软件;两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具有串口通信能力和图形人机界面的控制软件。  5.进行了系统性能与成品质量实验。通过性能实验测试了系统的升/降温速度、温度控制精度、压力控制精度和真空度控制精度等;通过成品质量实验观测了压力、保压时间对PMMA材料基片微流道成形的影响,确定了PMMA材料的最优压印参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