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依托土地整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机制研究
【6h】

依托土地整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内容及背景

1.1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内容概要

1.2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出台的背景

2.土地整理的理论与实践

2.1土地整理的内涵

2.2土地整理的历史及理论研究状况

2.2.1我国大陆土地整理的历史及研究状况

2.2.2国外及我国台湾土地整理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动态

2.3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开展情况

3.土地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的关系、矛盾及协调思路

3.1土地整理的意义

3.2土地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目标之间的关系

3.2.1全国的土地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目标之间的关系

3.2.2贵州的土地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目标之间的关系

3.3目前土地整理工作的困境

3.4土地整理工作产生困境的原因

3.5土地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的协调思路

3.5.1认清土地整理的真正价值,建立与之相衔接的占补平衡政策

3.5.2构建土地整理新机制的条件

4.土地整理的动力机制研究

4.1构建土地整理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4.1.1土地产权理论

4.1.2成本一收益理论

4.1.3土地供给理论

4.2土地整理地力等级提高折算占补平衡指标方法

4.2.1耕地基础地力等级综合评分法

4.2.2粮食产量多元线性回归法

5.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是基于我国特殊的土地国情而制定的,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这一法定目标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对提高中低产田土的质量和综合产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居住环境,促进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长远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目前土地整理开展情况较差,没有能发挥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与土地整理的宗旨不协调,现行的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强调必须从数量上平衡,对土地整理后耕地质量提高不予承认,从而制约了土地整理的有效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深化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认识,明白耕地占补平衡的根本目的是确保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不降低,实现粮食供给安全。在我国只有开展土地整理才能达到耕地占补平衡的根本目的。改革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方法的思路是,将土地整理后耕地质量提高合理折算为补充耕地指标,建立依托土地整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动力机制,吸引各级政府和社会投资土地整理,从而消除制约土地整理顺利开展的政策障碍。为了使耕地质量提高折算为补充耕地指标既具有科学性,又具备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一种折算方法是耕地基础地力等级综合评分法,另一种方法是耕地产量多元线性回归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