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朱鹮线粒体DNA及MHCⅡ类B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6h】

朱鹮线粒体DNA及MHCⅡ类B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内容提要

英文提要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第一章朱鹮研究综述

第一节朱鹮的普通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朱鹮的栖息地及种群分布

第三节朱鹮的保护

第四节朱鹮的研究概况

第二章线粒体DNA控制区及其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脊椎动物线粒体DNA的结构及鸟类线粒体DNA的特性

第二节鸟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结构特点及序列变异特征

第三节线粒体DNA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劣之处

第三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其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脊椎动物MHC的结构及鸟类MHC的特点

第二节MHC的高度多态性及维持机制

第三节MHC的功能

第四节MHC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及其难点

第五节SSCP技术在MHC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第四章导言

第五章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材料

第二节方法

第六章研究结果

1 DNA提取的电泳检测结果

2朱鹮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多态性分析结果

3朱鹮MHC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

第七章讨论

第一节朱鹮种群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多态性及相关保护建议

第二节朱鹮种群MHC的遗传多样性及相关保护建议

第八章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SCI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朱鹮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鸟类物种。目前野生种群和圈养种群共有朱鹮约600只,均为1981年在洋县重新发现的两对繁殖个体的后代。为了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本研究同时采集了朱鹮野生种群和圈养种群的样品,选取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作为分子标记,深入地分析了朱鹮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为:1,对朱鹮种群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变异的研究发现其种群表现出极低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水平。种群中仅发现由一个变异位点定义的两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413±0.068和0.073%±0.012%。2,这两个线粒体DNA控制区单倍型在圈养种群和野生种群中均有分布。野生种群中单倍型Ⅰ占60%,单倍型Ⅱ占40%;圈养种群中单倍型Ⅰ占76.9%,单倍型Ⅱ占23.1%。野生种群和圈养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533±0.095和0.369±0.091;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95%±0.017%和0.066%±0.068%。野生种群和圈养种群在单倍型分布及这两个多样性参数上的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表明圈养种群和野生种群之间尚未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产生。3,对朱鹮种群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显子扩增获得5条等位基因。同时发现朱鹮MHC等位基因间的歧异度相对于其他经历过瓶颈效应的物种而言较为低下,其等位基因间配对比较的核苷酸差异和氨基酸差异平均仅为7.4±1.9个核苷酸和4.8±1.5个氨基酸残基。4,圈养种群和野生种群共享了4条MHCⅡ类B基因第二外显子等位基因。等位基因Nini*0205仅在早期野生种群中的一个个体中被发现。推测Nini*0205在后期个体中的消失,可能是小种群中随机效应导致了等位基因的丢失。该结果将是稀有等位基因频率在几个世代后下降至极低频率的较好例证。5,提出相应保护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