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营企业主双重目标下的职业经理人问题研究
【6h】

民营企业主双重目标下的职业经理人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一个案例引出的思考

2职业经理人及其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回顾与评析

2.1职业经理人概念的阐释

2.2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的演进历程

2.3企业理论对职业经理人行为的论述

2.4委托—代理理论对职业经理人行为的论述

2.5激励理论中关于代理人(经理人)激励的论述

2.6关于职业经理人行为的其他研究

3民营企业主的双重目标:发展冲动与集权情结

3.1民营企业发展冲动与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

3.1.1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

3.1.2管理资源的不足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1.3民营企业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

3.2民营企业主的集权情结

3.2.1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高层的比例偏低

3.2.2职业经理人在民营企业中决策权有限

3.2.3民营企业股权高度集中

3.3小结

4企业主双重目标下的职业经理人行为分析

4.1两个案例的分析

4.1.1案例一:陆强华对创维集团忠诚否?

4.1.2案例二:经理人缘何折戟浙江民企?

4.1.3关于案例的分析

4.2企业主双重目标下的职业经理人问题

4.2.1职业经理人短期行为普遍

4.2.2职业经理人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

4.2.3民营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博弈的低水平均衡

4.2.4双重目标下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

4.3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及激励问题的理论分析

4.3.1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只能被激励不能被压榨

4.3.2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的特点:职业经理人是“职业”的企业家

4.3.3分享剩余权对职业经理人激励的重要性

4.4在目前环境下职业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分享尤为重要

4.5小结

5进一步思考和相关建议

5.1关于民营企业主集权情结的进一步思考

5.2相关建议

5.2.1民营企业主的自我超越

5.2.2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

5.2.3企业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晋升机制

6简要的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民营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尽管绝大多数企业主也认识到了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限制了企业的成长发展,但与此同时,作为民营企业外部管理资源载体的职业经理人不但难以进入民营企业,而且离职倾向显著,机会主义行为盛行。 对于当前民营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更多地从职业经理人市场以及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操守等角度来进行讨论。然而民营企业主也是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关系的主要参与者,民营企业主对于企业发展目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与所引入的职业经理人的关系。因此,本文试图从民营企业主对于企业发展目标的角度来对当前民营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对当前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关系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民营企业主设定了既保持对企业绝对控制权又要引入职业经理人企业家能力以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双重目标。而在对两个典型案例以及当前民营企业中职业经理人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这些问题都与民营企业主的双重目标存在密切关系。 经济学中关于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特性的理论告诉我们参与企业剩余权分享对于有效地激励职业经理人企业家能力的发挥不可或缺。因此,民营企业主的双重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要实现民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民营企业主应与职业经理人分享企业剩余权。 笔者也承认,民营企业主的集权情结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家族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主的双重目标在当前的历史时期具有其合理性,而民营企业主应该与职业经理人分享企业剩余权的观点还有赖于更为完善的外部条件。本文最后对应该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激励职业经理人企业家才能的发挥给出了初步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