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省1992~2004年食物中毒动态分析与防制策略
【6h】

浙江省1992~2004年食物中毒动态分析与防制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

资料来源与处理

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分析

2、时间序列分析

3、趋势面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分析程序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食品安全战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对1992-2004年浙江省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探讨浙江省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因素,找出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食物中毒的对策,为防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为政府部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资料来源与处理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卫生监督所档案室《浙江省卫生监督监测统计资料汇编》中1992年~2004年全省11个地市食物中毒报表;历年的人口数据按1990年、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对浙江省13年的食物中毒发生时间、中毒责任单位、地域分布,中毒食品、食物中毒致病因素、致病原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对浙江省13年食物中毒起数、人数、死亡等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及对浙江省13年11地区的食物中毒资料进行趋势面分析。 描述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趋势面分析采用SAS9.1软件。 研究结果:从1992年~2004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发生起数是1992年的2.59倍,尤其是2003年、2004年上升趋势明显。1992~2004年浙江省的食物中毒年均发生率(5.63/10万)、病死率(0.30%)。第二、第三季度为浙江省食物中毒发生高峰期。 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物中毒起数最多,共425起,占30.04%;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人数最多,共10933人,占32.81%;而家庭食物中毒形势严峻,年均发生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年均发生41起,发病581.63人,年均死亡5.25人,病死率为0.90%;动物性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是植物性食品的1.90倍、2.19倍,其他食品的病死率最高,为0.60%;微生物为浙江省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共发生779起,22436人中毒,分别占全省的55.05%、67.33%;农药及化学物的致病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占了总死亡人数的58%;动植物的致病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病死率最高为3.26%。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13年各季度食物中毒发生情况,预测2005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为控制食物中毒提供依据。与2005年浙江省食物中毒实际发生的统计报表比较,认为模型ARIMA(1,1,2)×(0,1,1)4适合对下一个季度的食物中毒起数的预测;模型ARIMA(1,1,2)×(0,1,1)4适合对下一个季度的食物中毒人数的预测;模型ARIMA(2,1,1)×(0,1,1)4适合对下3个季度的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预测,其结果相对误差较小,符合程度较高。 从趋势面分析看,浙江省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不适合用趋势面方程来拟合,提示浙江省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不存在地区聚集性。 以第二、三季度作为防制食物中毒的重点时段;以集体食堂、家庭作为防制食物中毒的重点场所;以动物性食品作为防制食物中毒的重点食物;以微生物、农药及化学物、动植物作为防制食物中毒的重点致病因素,运用HACCP管理,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 研究结论:从1992年~2004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发生在第二、三季度。中毒场所中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家庭年均发生数和死亡人数最多;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其他食品的病死率最高;微生物为主要的致病因素,农药及化学物引起的死亡人数最多,动植物的致病因素引起的病死率最高。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测2005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并与2005年浙江省食物中毒实际发生的统计报表比较,认为建立ARIMA模型,对下一季度的食物中毒发生起数、发生人数以及下三个季度的死亡人数进行预测,其方法是可行的。 从趋势面分析,浙江省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与不同地区之间不存在某种趋势,与地理位置无关。 因此在第二、三季度、在集体食堂、家庭、对动物性食品,以微生物、农药及化学物、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作为防制的关键控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