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和AQP4的影响
【6h】

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水肿和AQP4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一)

异丙酚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脑水肿,即脑实质内水含量的增加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颅脑肿瘤、颅脑外伤等多种神经系统病变伴随的病理反应,其引发的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加重神经功能损伤,构成致残、致命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水通道蛋白(AqLlaporins,AQPs)的发现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AOPs是广泛分布于体内、调节水跨膜转运的膜蛋白家族,其中AOP4主要分布于脑内血管周边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室管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血一脑、脑一脑脊液的界膜面,涉及脑水肿的形成、消退.因此调控脑内AQP4的表达有望成为脑水肿治疗的一条新线索.异丙酚为临床广泛应用的静脉麻醉药,大量研究表明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绝大部分都只涉及对梗死灶的影响,对脑水肿的影响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在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采用与临床相近的异丙酚给药方式观察了异丙酚预处理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梗死灶体积、脑水肿及AQP4表达的影响,以明确异丙酚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脑水肿的影响,为异丙酚的临床脑保护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3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只)、生理盐水组(n=16只)和异丙酚预处理组(n=16只).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前30min通过微量泵以0.9﹪生理盐水或1﹪异丙酚0.1ml/kg/min持续静脉注射30min.缺血90min后拔出栓线实现再灌注,于再灌注24h时断头取脑,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大鼠缺血/再灌后脑梗死灶体积、缺血侧脑组织水肿百分比.脑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侧周围脑组织AQP4表达. 结果:HE染色光镜检查,异丙酚组较生理盐水组脑组织水肿减轻,固缩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缺失相对减少.TTC染色,异丙酚组较生理盐水组水肿减轻(P<0.05),梗死灶未见显著减小(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异丙酚减少缺血周围脑组织AQP4表达(P<0.05). 结论:1.本研究异丙酚预处理未能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神经症状缺失及减小梗死灶体积,2.异丙酚预处理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异丙酚下调缺血周围脑组织AQP4的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