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颈椎全人工椎间盘置换终板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6h】

关于颈椎全人工椎间盘置换终板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附 图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的研究进展

致 谢

展开▼

摘要

一、目的 探索Bryan颈椎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终板角度测量方法,对操作程序所提供的测量方法进行必要的改进,观察颈椎不同目标椎间隙的终板角度测量的调整范围. 二、方法:去除前缘和下缘明显骨赘,目标椎间隙尾端椎体前缘的连线的垂线与目标椎间隙尾端椎体的后下角和头端椎体的后上角的连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即是需要调整的角度.分别对8具尸体标本,14例手术病人的术中C型臂机透视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调整角度的直接测量.再按照上面所提到的方法分别对8具尸体标本,14例手术病人以及120例符合颈椎全人工椎间盘置换适应症的病人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预设调整角度的测量,分别对120例符合颈椎全人工椎间盘置换适应症病人的术前X线侧位片进行椎体前缘骨赘,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的测量.比较两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颈椎不同目标椎间隙的终板角度测量的调整范围,比较其在不同目标椎间隙、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及不同椎体前缘骨赘、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间的差别. 三、结果:8具尸体的12个目标椎间隙,14例手术病人的目标椎间隙经过对手术操作过程中C型臂机透视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调整角度的直接测量,所测的的结果与预设调整角度测量所测的的结果基本相同.120例病人的预设调整角度测量结果中两个年龄组均为C5-6最大,C3-4最小,且与其余目标椎间隙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4-5,C6-7目标椎间隙在不同年龄组大小排序不一致,两两间差异不显著.对于每一目标椎间隙,随着样本年龄增长,椎体前缘骨赘的增加,颈椎曲度的减小,总体上呈增大趋势. 四、结论:临床应用颈椎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时,病人的选择应避免年龄过大,以不超过60岁为宜,术前的调整角度测量应尽量排除前缘骨赘的影响,调整范围为2-5°,平均为3.64°,才能够使假体植入角度与椎间隙的自然角度更加符合,更益于长期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闫亮;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外科学(骨外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其昕;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81.55;
  • 关键词

    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 置换术; 角度测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