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6h】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索引

声明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1.4本论文的创新点

2 传统理论及评析

2.1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2.1.1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与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

2.1.2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2.1.3托达罗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理论

2.1.4乔根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论述

2.2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2.2.1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研究:经济因素

2.2.2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研究:个人特征因素

2.2.3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研究:制度因素

2.3本章小结

3 中国人口转移和城市化的模式:1978-2005

3.1农村-城镇人口迁移数量的估计

3.1.1估计农村-城镇人口迁移数量的基本方法

3.1.2农村-城镇人口迁移的基本估测数据

3.1.3农村-城镇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

3.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3.2.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

3.2.2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4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基于制度的视角

4.1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可能就业状况

4.1.1在国有企业的就业

4.1.2在非国有部门的合同工就业

4.1.3在非正式部门的就业

4.1.4失业

4.2农村部门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

4.2.1持续的农村-城市收入差距

4.2.2农业市场化改革减少了农村劳动人口离开农村的机会成本

4.2.3乡镇企业的发展

4.2.4.农业领域的剩余劳动力

4.3城镇部门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

4.3.1农村-城镇人口流动的制度性障碍:铁三角约束

4.3.2国有企业的合同工体系

4.3.3城镇不断扩展的私营部门

4.3.4城市失业的增加

4.4结论和启示

5 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计量实证分析

5.1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5.1.1时间序列分析的模型设定

5.1.2时间序列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其说明

5.2跨部门数据分析

5.2.1跨部门分析的模型设定

5.2.2跨部门分析的回归结果及其说明

5.3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劳动力转移是劳动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转移更是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兴趣。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通过把城镇人口的增加分解为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净迁移人口的增长来实证地估算每年从农村转移进城市并成为城镇人口的数量。虽然许多学者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过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研究者都主要集中于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数。而实际上,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中,一部分是直接迁移到城镇,成为城镇人口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仅仅进城打工并没成为城镇人口。本研究着重估算了每年从农村转移进城市并成为城镇人口的数量。 其次,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是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变迁而演进的。虽然研究者都承认制度因素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也许是因为这些制度性的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难以量化,所以,真正以制度因素为切入点来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研究文献却是非常缺乏。本论文通过把制度因素引入托达罗模型,借助修正后的托达罗模型来详细分析了制度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影响。 第三,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首先提炼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然后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和跨部门数据来定量地分析这些因素在国家和区域层面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具体程度。从回归分析中论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农村劳动力流动和经济发展这个因果链条上,并不是劳动力流动推动了经济发展,而是经济发展带动了劳动力的流动。同时,无论是省际间还是一省内部的劳动力流动都与城市-农村两地之间的收入差距正相关,也即农村-城市收入差距是推动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