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研究
【6h】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高分子水凝胶简介

1.2高分子水凝胶的分类

1.2.1天然高分子水凝胶

1.2.2合成高分子水凝胶

1.2.3天然与合成聚合物复合水凝胶

1.2.4智能型高分子水凝胶

1.3高分子水凝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1.3.1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

1.3.2伤口敷料

1.3.3药物释放体系(DDS)

1.3.4补齿材料

1.3.5生物分子、细胞的固定化

1.4 巴布剂

1.4.1巴布剂的分类及结构

1.4.2巴布剂的基质

1.5课题提出

第二章壳聚糖/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2.1实验部分

2.1.1原料与仪器

2.1.2制备方法

2.1.3性能测试

2.1.4配方优化设计

2.1.5工艺优化

2.2结果与讨论

2.2.1配方正交优化设计

2.2.2工艺正交优化设计

2.2.3复合水凝胶的保湿性

2.2.4复合水凝胶的结构

2.2.5存在问题

2.3本章总结

第三章壳聚糖/聚乙烯醇温敏水凝胶的制备

3.1实验部分

3.1.1原料与仪器

3.1.2制备方法

3.1.3表征方法

3.2结果与讨论

3.2.1聚合物总浓度和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比例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3.2.2温度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3.2.3pH值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3.3本章总结

第四章壳聚糖/聚乙烯醇温敏水凝胶的载药与释药研究

4.1实验部分

4.1.1原料与仪器

4.1.2制备方法

4.1.3表征方法

4.2结果与讨论

4.2.1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载药特点

4.2.2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溶胀性

4.2.3载药工艺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4.2.4负载药物种类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4.2.5交联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4.2.6 β-环糊精包埋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4.3本章总结

第五章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选用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复合水凝胶体系作为巴布剂的基质的原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持粘力、初粘力、剥离强度以及残留和渗透等多项性能为评价指标,最终确定其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凝胶的最佳配方是PVA 1.00 g,CS0.25 g,2%戊二醛水溶液0.28 ml和水16ml。最优工艺条件是在65℃下将PVA和CS混合搅拌15 min,加入交联剂15 min后涂布。观察37℃恒温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失水率曲线,发现凝胶总含水量约为56%。分析水凝胶的红外谱图发现,在实验条件下,戊二醛主要对壳聚糖起到交联的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壳聚糖/聚乙烯醇温敏性水凝胶的制备以及载药和释药特点,考察了在壳聚糖/聚乙烯醇温敏体系的制备过程中,聚合物总浓度、聚乙烯醇与壳聚糖间的比例、制备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及体系pH值的变化等对凝胶化时间的影响,探索了不同配比复合水凝胶在不同酸碱条件下的载药特点,以及载药工艺、负载药物种类、pH值等几种不同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药物释放速率与凝胶溶胀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壳聚糖与聚乙烯醇比例一定时,聚合物浓度越大,体系凝胶时间越短;当聚合物总浓度一定时,壳聚糖所占比例越大,体系凝胶时间越短;温度升高,体系凝胶时间缩短;pH值增大,体系凝胶时间缩短:载药的速度是随着凝胶中聚乙烯醇含量的增大降低,在酸性和中性介质中壳聚糖/聚乙烯醇凝胶的载药特点相似,一开始有较大的载药量,接着一部分药物又释放回介质中,然后载药量逐渐增大,但到一定时间后由于浸泡凝胶结构变得疏松出现载药量的突增,在碱性介质中则不会出现这种一段时间后载药量突增的现象;随着凝胶中聚乙烯醇含量增大,释放介质碱性增大,药物释放速率变缓,与凝胶溶胀性的变化规律一致:在凝胶制备过程中加入药物,对凝胶三维网络结构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造成凝胶结构疏松,药物容易进出,会出现药物浓度先升后降的现象,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负载不同药物释放曲线不同,通过在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中加入交联剂,及事先用β-环糊精包埋药物可以改善凝胶中药物释放过快的缺陷,延长释放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