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研究——以第三方物流业为例
【6h】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研究——以第三方物流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重点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2相关文献综述

2.1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2.1.1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2.1.2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2.1.3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

2.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几种观点

2.2.1需求遵从论

2.2.2供给主导论

2.2.3互动论

2.2.4融合论

2.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机制

2.3.1基于分工视角的互动机制

2.3.2基于竞争力视角的互动机制

2.3.3基于产业转移的互动机制

2.3.4基于产业结构的互动机制

2.3.5基于创新视角的互动机制

2.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

3.1相关理论综述

3.1.1协同理论

3.1.2创新理论

3.1.3协同创新理论

3.1.4产业间的协同创新

3.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3.2.1两大产业的创新特点比较

3.2.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作用过程

3.2.3协同创新的框架分析

3.2.4协同创新的维度分析

3.2.5协同创新的机制分析

3.2.6二者协同创新所需的外部环境

3.2.7二者协同创新的总体框架模型

4第三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4.1第三方物流概念及运作方式

4.1.1第三方物流概述

4.1.2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内容

4.1.3第三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作用过程

4.2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理论

4.2.1二者创新的比较

4.2.2二者协同创新的动机

4.2.3二者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4.2.4二者协同创新的维度

4.2.5二者协同创新的机制

4.2.6二者协同创新的过程

4.2.7二者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

4.3案例研究

4.3.1案例1:大连盛川物流公司

4.3.2案例2:中国外运物流公司

4.3.3案例3:中铁现代物流公司

4.4案例总结

4.4.1案例所发映出的有利因素

4.4.2案例所反映出的不利因素

4.5促进第三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

4.5.1微观层次

4.5.2宏观层次

5相关建议与总结

5.1相关建议

5.2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从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越来越趋向知识密集化、技术密集化,在世界经济进入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同时,服务业已经成为反映和判断该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是重中之重,它对提升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竞争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立足于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创新问题。首先,介绍和总结了前人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包括其概念分类、以及不同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机制。其次,在协同与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问题,并从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创新维度、作用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再次,在前文的理论基础上,以第三方物流业为例,对第三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二者协同创新的动机、机制和过程,并通过三个实际案例作案例分析,结合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对策。最后,在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相关对策,并作了相关研究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