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患者全麻下头高位脑血流速度改变的研究
【6h】

糖尿病患者全麻下头高位脑血流速度改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2.2实验方法

2.3统计方法

3、结果

3.1一般资料

3.2三组病人MAP、HR、MBFV的情况

4、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麻醉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无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病人和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病人全麻下头高位脑血流的改变。 方法:选择60个择期全麻手术病人,年龄为40~60岁,ASA分级为Ⅰ~Ⅱ级。A组:20个非糖尿病病人,为年龄匹配对照组。B组:20个无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病人;C组:20个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中华糖尿病学会发布的新标准。糖尿病患者诊断至少一年以上,术前由专科技术人员行RR间期变异率(RRIV)和交感皮肤反应检查(SSR)诊断有无自主神经病变。所有病人行全身麻醉后气管插管,1%七氟醚维持麻醉深度,稳定 EtCO2在35mmHg3min后,分别在仰卧位(T0),头高位45度后1.5min(T1),3.5min(T2),5.5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MBFV)。 结果:三组病人在T0时段的 MAP、HR和 MBFV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头高位45度后T1时段,MA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是 A、B两组相比T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组病人在T1时的 MAP下降明显,相比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的 HR变化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病人头高位后在T1时,MBFV下降分别为9.5%、10.0%和15.4%。然后在T2、T3时缓慢回升。A组和B组在T1、T2、T3时MBFV的变化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相比A、B两组在T1、T2、T3时 MBFV的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头高位时脑血流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来维持恒定,但是在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病人自身调节功能不全,脑血流下降明显,调节缓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