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国内通信电源产业为例
【6h】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国内通信电源产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研究现状概述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范围与主体的界定

1.4.1 关于社会网络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关于知识转移主体的界定

1.5 研究中关键概念界定

1.5.1 知识

1.5.2 知识转移

1.5.3 社会网络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流程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流程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1.8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及文献回顾

2.1.1 知识

2.1.2 知识转移

2.1.3 知识转移的研究模式

2.2 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2.2.1 社会网络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2.2.2 社会网络的基本内涵及其分类

2.2.3 社会网络分析范式的简单梳理

2.2.4 社会网络研究的几个核心理论

2.3 关于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2.3.1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变——由传统的二元层次的研究向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转变

2.3.2传统的基于二元层次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3.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3.4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的理论模型以及研究假设

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2 变量的定义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假设

3.2.1 知识转移双方企业个体属性与知识转移效果

3.2.2 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效果

3.2.3 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的网络特性、个体属性与知识转移效果

3.2.4 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的网络特性、知识缄默程度与知识转移效果

3.2.5 知识接受企业年销售收入、员工规模以及转移双方企业的竞争关系与知识转移效果

3.3 本文的研究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变量的测量与评价

4.1 研究变量的汇总

4.2 变量的测量

4.2.1 自变量的测量

4.2.2 中介变量的测量

4.2.3 因变量的测量

4.2.4 控制变量的测量

4.3 变量测量的修订与归纳

4.3.1 深度访谈与变量测量的修订

4.3.2 变量测量的归纳

4.4 变量测量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4.4.1 测量评价方法与标准

4.4.2 前测样本数据的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5.1 研究数据的收集

5.1.1 样本对象的选择

5.1.2 样本容量的确定

5.1.3 研究数据的收集

5.2 数据分析方法的确定

5.2.1 中介效应的分析方法

5.2.2 调节效应的分析方法

5.2.3 控制效应的分析方法

5.3 样本的基本描述

5.3.1 样本企业年销售收入特征统计

5.3.2 样本企业员工规模特征统计

5.3.3 样本企业成立年限特征统计

5.3.4 样本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特征统计

5.3.5 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竞争关系特征统计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假设的检验

6.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6.2 方差分析

6.2.1 接受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方差分析

6.2.2 接受企业员工规模的方差分析

6.2.3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竞争关系的方差分析

6.3 相关性检验

6.4 回归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检验

6.4.1 知识转移双方企业个体属性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回归分析

6.4.2 知识缄默程度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回归分析

6.4.3 知识转移双方企业个体属性中介效应的分析

6.4.4 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网络特性调节效应的分析

6.5 研究结论的总结与讨论分析

6.5.1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的总结与研究模型的修正

6.5.2 对控制变量控制效应的讨论分析

6.5.3知识转移双方企业个体属性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讨论分析

6.5.4 知识特性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讨论分析

6.5.5 知识转移双方企业个体属性中介效应的讨论分析

6.5.6 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网络特性调节效应的讨论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理论贡献

7.1.1 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网络特性的相关维度

7.1.2 知识转移双方网络特性、个体属性与知识转移效果的关系研究

7.1.3 知识转移双方网络特性、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效果的关系研究

7.1.4 知识接受企业年销售收入、员工规模以及转移双方企业的竞争关系对知识转移效果影响的相关分析

7.2 实务建议

7.2.1 关于知识源企业的相关启示

7.2.2 关于知识接受企业的相关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自Granovetter(1973)探索性地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信息传递现象,并提出弱联结优势理论以来,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知识转移问题已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一种趋势。相对于传统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不再将进行知识转移的两个主体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开始关注知识转移主体以外的第三方联系可能对知识转移效果产生的影响,因此,能更真实地反映个人或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现实状况。 本研究将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和传统的个体主义研究方法进行融合,通过探讨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的网络特性与传统视角下的个体属性、知识特性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揭示了社会网络环境下,知识转移双方网络特性对知识转移效果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在当今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网络组织日益普遍的现实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对于企业间知识转移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通过与国内通信电源产业内32家企业的技术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对199家相关企业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15.0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逐步回归分析等,主要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知识转移双方企业之间的联结强度、网络密度,以及知识转移双方企业各自不同的网络范围和网络中心度均能对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2.知识转移双方企业的网络特性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实现的,必须经由知识转移双方意愿以及能力的中介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具体来说,知识源的发送意愿在其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时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知识源发送能力在其联结强度、网络范围、网络中心度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时,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知识接受企业接受意愿在其联结强度、网络密度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时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知识接受企业的吸收能力在其联结强度、网络范围、网络中心度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时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3.知识源企业网络范围和网络中心度在知识缄默程度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知识转移双方企业之间的联结强度、网络密度,以及知识接受企业的网络范围和网络中心度并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4.知识接受企业年销售收入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源的发送意愿以及知识转移效果,但是当接受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知识源的发送意愿和知识转移效果不再有显著变化;知识接受企业员工人数对其吸收能力以及知识转移效果也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阶段性跳跃式的,即接受企业员工规模只有在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对其吸收能力以及知识转移效果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员工规模在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若继续增长,其对吸收能力以及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会再次消失。 本研究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 1.尝试性地将传统的知识转移研究中“知识源——知识接受方”的研究框架,与社会网络分析中“关系——结构”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影响知识转移的网络特性进行探讨。 以往的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知识转移研究,基本可以区分为两类:一是仅从知识源或知识接受方一个角度出发,研究其网络特性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的理论框架本身并不完整;二是研究对知识源和知识接受方均有涉及,但是对知识源和知识接受方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区分,因此,只能对联结强度等少数与社会网络关系要素相关的网络特性进行分析,对与社会网络结构要素相关的网络特性则无法展开讨论,因为知识转移双方关于结构要素的网络特性并不相同。本文在探讨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网络特性时,同时从知识源和知识接受企业两个主体出发,分别探讨他们各自所具有的网络特性关系维度以及结构维度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较之以往的研究,本文的理论框架更为完整,所探讨的网络特性维度也更为全面。 在本文所研究的网络特性的相关维度中,知识源网络中心度以及知识接受方网络密度都是以往的研究所很少关注的。 2.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揭示了知识转移双方网络特性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内在机理。 以往的大多数研究在解释网络特性何以对知识转移效果产生影响时,都仅在理论上探讨了网络特性如何通过促进知识转移双方个体属性(意愿以及能力),进而对知识转移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在实证分析时探讨的往往是网络特性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直接关系。本文依据“知识转移双方网络特性——个体属性——知识转移效果”的研究思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揭示网络特性发生作用的内在机理。实证分析结论部分证实了以往学者的理论分析,也得到了一些不同的结论,例如,本研究得出联结强度对知识源企业的发送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与Reagans& McEvily(2003)、Uzzi& Lancaster(2003)大多数学者所做的理论猜测截然相反。本文所得的结论说明个体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观意愿并不完全受其所处的社会网络的制约,是Granovetter(1985)关于“个体行动者不会如奴隶般地依附于他或他们所属的社会类别赋予他们的角色”的镶嵌理论,在知识转移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印证。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了以往的研究所很少涉及的两个结论:知识源网络中心度对其发送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知识接受企业网络范围对其吸收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前一结论说明居于网络中心的企业对相关技术的独占性欲望是有一定限度的,其知识分享决策受网络中具有相同网络地位或技术资源优势的其他竞争对手的影响,从而将Skvoretz,Fararo& Agneessens(2004)关于“网络中被选择的节点之间存在竞争”的相关观点进一步拓展至知识管理的研究领域。后一结论说明知识接受企业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并不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接受企业可以通过在网络中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提高自己的吸收能力,由此增强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动程度。 3.明晰了知识源和知识接受方网络特性在调节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的负向关系时所具有的差异性。 以往的相关研究,多从知识源角度探讨其网络特性与知识特性的交互作用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将网络特性与知识特性之间的交互作用,进一步确定为网络特性在知识特性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时的调节作用,并在具体分析时,尝试不仅从知识源角度还从知识接受方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二者所具有的网络特性在知识特性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时的调节作用。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的都是知识源企业的网络特性(知识源网络范围、网络中心度),知识接受企业的网络特性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一差异暗示了在缄默知识的转移过程中,取得知识源的积极配合比知识接受方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