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两个沿海省域的比较
【6h】

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两个沿海省域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导言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主要研究方法

1.3框架和结构安排

1.4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文献评述

2.1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

2.1.1 基于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2.1.2基于FDI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2.2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2.1基于外贸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2.2基于FDI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2.3基于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2.2.4基于浙江和山东的实证研究

3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两省域现实比较

3.1对外贸易发展比较

3.1.1 外贸扩张轨迹的相似性

3.1.2贸易差额、依存度的显著差异性

3.1.3 贸易方式、外贸主体结构的异同性

3.2引进FDI比较

3.2.1 FDI扩张势态和投资结构的相似性

3.2.2 FDI规模、投资来源地的异同性

3.2.3 FDI之于区域经济重要性比较

3.3对外开放进程下的经济发展比较

3.3.1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比较

3.3.2经济发展规模的异同性

3.3.3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和差异性

4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机理分析

4.1对外开放的技术溢出机制

4.1.1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4.1.2技术溢出机理框架

4.2对外开放的资本积累机制

4.2.1 资本积累效应分析

4.2.2资本积累机理框架

4.3对外开放的空间集聚机制

4.3.1 空间集聚效应分析

4.3.2空间集聚机理框架

4.4综合机理推导及案例分析

5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实证检验

5.1构建对外开放度指标

5.2变量平稳性检验

5.3协整关系分析

5.3.1 VAR模型的建立

5.3.2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5.3.3 Johansen协整分析

5.4误差修正(VEC)模型检验

5.5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

5.5.1脉冲响应分析

5.5.2方差分解分析

5.6 Granger因果检验

6结论与政策建议

6.1主要结论

6.2政策建议

6.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对外开放对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对外开放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尽相同,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以对外开放30年为线索,在总结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这一论题,就浙江与山东这两个东部沿海省域对外开放的成果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以对外贸易和FDI引进为主要内容的对外开放在这两省域中的不同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并探讨了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和机理。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就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这一主题,大都是基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省域层面的单方面研究,而关于几个省域之间的比较研究尚且没有,而这正是本文的出发点。其次,就浙江与山东两省对外开放30年以来的现实数据以及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接着,通过技术溢出机制、资本积累机制以及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空间集聚机制就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模式进行了机理分析;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对外开放度指标,运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就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 基于以上分析得出,浙江、山东两省域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对外开放促进了两省域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讲,外贸对浙江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山东,FDI对于山东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浙江;两省对外贸易与FDI的关联性亦存在差异:浙江的外贸促进了FDI的引进;山东的FDI引进则推动了外贸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来促进浙江和山东区域经济的增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