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的生物标记与细胞SAGE文库的鉴定
【6h】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的生物标记与细胞SAGE文库的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资助

论文创新点

研究意义

研究路线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定义

简史

流行病学

抗原性及毒力变异

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

预防和控制

第二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分类

病毒结构和基因组结构

理化性质

病毒蛋白

IBDV的复制

第三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宿主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Long-SAGE技术在IBDV宿主转录组学研究上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在IBDV宿主转录组学研究上的应用

其他病原宿主转录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IBDV对宿主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IBDV感染条件下Cofilin基因的表达变化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4、VP3蛋白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摘要

l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毒力IBDV感染条件下鸡对VP4、VP3蛋白的免疫应答能力

摘要

l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附录

缩写词索引

本研究所涉及基因的主要功能

常用试剂及仪器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致谢

展开▼

摘要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2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分为血清I型和血清II型。血清I型对鸡有致病性,血清II型对鸡无致病性。IBDV基因组由双股RNA组成:A节段和B节段,编码5种蛋白。B节段有一个ORF,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VP1)。A节段有两个ORF,大ORF编码病毒的VP2、VP3和VP4蛋白;小ORF编码VP5蛋白。IBDV发病机理不清是该病控制的难点。为此,本研究在转录组和体液免疫水平上对IBD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
   首先,在转录组水平上,本研究分析了IBDV感染及IBDV编码基因转化对宿主Vero细胞基因转录的影响。以实验室已构建的5个Long-SAGE文库:正常Vero细胞文库、IBDV感染的Vero细胞文库、表达A节段编码蛋白的单克隆Vero细胞文库、表达VP243蛋白的单克隆Vero细胞文库、表达VP5蛋白的单克隆Vero细胞文库为基础,对文库中转录显著变化(P<0.05)的基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17个可注释基因的转录发生显著变化。对差异转录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发现蛋白质代谢、能量代谢、mRNA加工和细胞骨架相关基因转录变化最为显著。57个显著变化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结果与文库数据的符合程度是60%-70%,确证了IBDV感染及IBDV编码基因Vero细胞SAGE文库大规模测序基因标签数据的正确性,这为IBDV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因生物信息。
   以IBDV攻毒后的法氏囊组织和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RNA为模板,以IBDV感染Vero细胞的基因转录变化为线索,选取IBDV感染Vero细胞Long-SAGE文库中显著变化的15个基因和17个促炎性因子基因,设计鸡源引物,借助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IBDV感染的法氏囊组织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的转录本变化。在IBD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中,HMGN2的显著下调,推测与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凋亡相关;促炎性因子表达普遍上调,其中β干扰素(IFN-β)转录本上调500倍以上,其他促炎性因子如IFN-G、BAFF、IL-6、IL-1B、IL.8和iNOS也上调20倍以上。在感染IBDV的法氏囊组织中,氯离子通道蛋白4(CLIC4)显著表达上调,推测与病毒的破膜释放相关;促炎性因子IL-6的转录上调1746倍。表达上调20倍以上的基因还有TNFSF8、IFN-B、IFN-G、TNFRSFlA、IL-8和iNOS。这些数据说明,IBDV感染导致不同类型宿主细胞基因变化的种类具有一致性,但变化的趋势具有不完全一致性,充分显示了不同类型细胞的易感差异性。
   在IBDV感染的法氏囊组织中,我们发现Cofilin基因转录显著上调,为分析Cofilin基因表达与IBDV感染之间的关系,本试验利用抗Cofilin蛋白抗体对IBD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和法氏囊组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IBDV感染能够激活Cofilin基因的表达。
   基于IBDV感染宿主细胞的转录本信息,为了了解宿主对IBDV非结构蛋白VP4的信号反馈,以重组表达的VP4、VP3蛋白为抗原,制备了抗VP4、VP3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了VP4抗体检测ELISA。分析了IBDV强毒株(NB株,BC6/85株)、中等偏强毒力株(MB43株)、中等毒力株(B87株)、低毒力毒株(NB弱毒株)感染21日龄SPF Leghorn鸡的VP4蛋白的体液免疫应答,ELISA抗体监测结果显示:IBDV强毒感染鸡VP4抗体于感染后23天阳转,40天阳性率达70%以上,VP3抗体于感染后20天阳转,23天阳性率达到100%; IBDV弱毒疫苗一次免疫鸡难以检出VP4抗体,VP3抗体于20天阳转,23天阳性率达到88.9%。中等毒力IBDV感染后,VP4抗体阳性率为10%到40%,中等偏强毒力IBDV感染后VP4抗体阳性率为30%到60%。以IBDV VP3、VP4基因Vero细胞表达蛋白的IFA检测出现了类似的结果。对感染后血清VP4抗体效价测定发现,强毒感染血清VP4抗体效价与中等偏强毒力、中等毒力、弱毒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抗VP3、VP4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进一步显示:VP3、VP4抗原可以在IBDV强毒感染鸡法氏囊中检测到,而在弱毒疫苗感染鸡中只能检测到VP3抗原,难以检测到VP4抗原。这些数据证明VP4抗原及抗体是鉴别IBDV野毒与疫苗毒感染的生物标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