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6h】

我国“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的主要方法

1.4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1.5可能的创新与突破点

2“热钱”跨境流动相关理论综述

2.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期间跨境资本流动理论综述

2.2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跨境资本流动理论综述

2.3 20世纪90年代跨境资本流动理论综述

2.4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跨境资本流动观点综述

3“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借鉴的主要方法

3.1风险监测预警研究的总体情况

3.2风险监测预警研究的计量方法选择

4我国“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设计

4.1我国“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的主要方法

4.2我国“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4.3指标体系设计的优缺点评价和完善对策

5我国“热钱”跨境流动主体监测指标体系设计

5.1我国“热钱”跨境流动主体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原理

5.2企业监测指标体系设计

5.3银行监测指标体系设计

5.4个人监测指标体系设计

5.5 “地下钱庄”跨境交易的特点和监测思路

6加强“热钱”跨境流动监管的对策

6.1合理确定贸易融资的额度和规模

6.2加强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管理

6.3完善个人非经营性外汇和外币现钞管理

6.4加大打击“地下钱庄”的力度

6.5增进部门间在“热钱”跨境流动监管方面的协作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际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趁势流出入,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对跨境资金监管形成了挑战。深入研究“热钱”流出入我国的规模、渠道,预警“热钱”流动的方向和趋势,成为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借鉴KLR指标信号模型的研究方法,设计我国“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预警体系以2003年-2009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期,以贸易顺收顺差偏离度、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结汇意愿、个人净结汇意愿为同步指标,拟合危机指数;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从27项监测指标中筛选出7项先行指标,分别是外商直接投资对资本总流入比率、国内存贷款比率、个人结售汇差额增长率、中美利差、一年期人民币对美元NDF升贴水率、中国房地产景气指数变动率、美国证券市场指数变动率;再将先行指标的滞后阶作为解释变量、同步指标作为因变量,建立了多变量滞后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先行指数的预警能力总体较好,在15次红色或蓝色预警中10次发出了正确的预警,领先周期基本维持在1个月。
   其次,为进一步扩充我国“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监测指标,本文在主体监管框架下,建立监测指标体系,重点分析企业、银行、个人的日常跨境收支行为中“热钱”流动的迹象。企业监测指标体系由15个基础指数构成,通过扩散指数法合成企业实体经营综合指数、跨境资金运作综合指数和宏观经济形势判断综合指数。银行监测指标体系由11个基础指数构成,通过扩散指数法合成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判断综合指数和银行外汇经营综合指数。个人监测指标体系由9个基础指数构成,通过扩散指数法合成个人外汇收结汇综合指数和个人外汇购付汇综合指数。同时,为进一步分析“地下钱庄”跨境收支的特点,还研究建立了基于外汇黑市汇价监测和外币现钞监测的“地下钱庄”监测体系。
   最后,基于我国“热钱”跨境流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加强“热钱”跨境流动监管的对策:合理确定贸易融资的额度和规模,加强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管理,完善个人非经营性外汇和外币现钞管理,加大打击“地下钱庄”的力度,增进部门问在“热钱”跨境流动监管方面的协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