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周边乡村旅游为例
【6h】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周边乡村旅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乡村旅游基本理论

2.1.1 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2.1.2 乡村旅游概念

2.1.3 乡村旅游形式与分类

2.1.4 乡村旅游产品

2.1.5 乡村旅游作用

2.1.6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2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综述

2.2.1 乡村旅游组织模式概念

2.2.2 国外乡村旅游组织模式

2.2.3 国内乡村旅游典型组织模式

2.3 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3.1 旅游发展阶段理论

2.3.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4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模型构建和假设提出

3.1 初步模型构建

3.2 研究变量释义

3.3 专家访谈

3.3.1 访谈问卷设计

3.3.2 访谈结果分析

4 研究的设计和方法

4.1 问卷的设计过程

4.2 问卷前测和调整

4.2.1 问卷的发放

4.2.2 前测数据分析方法

4.2.3 前测的分析结果

4.3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4.3.1 数据收集的方法

4.3.2 数据的分析方法

5 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 I 1样本描述

5.1.2 变量测量条款评价值的描述性统计

5.2 方差分析

5.2.1 受访对象的人口属性方差分析

5.2.2 影响因子的方差分析

5.3 LOGISTIC回归分析

5.3.1 一级因子对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3.2 二级因子对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3.3 三级因子对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实践启示

6.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乡村旅游的概念、类型、作用影响,是为全文研究的基础,进而对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综述:旅游发展阶段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认为影响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的因素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分析:第一层次是针对旅游地本身而言的,可以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第二层次则是分别为资源因素、乡村旅游地发展特征因素、乡村居民个体特征因素、区位因素、管理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需求类影响因素;第三层次共有34项具体的因子。经过专家咨询访谈,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根据乡村旅游投资经营主体的不同,本文界定了乡村旅游组织运营中的“政府+农户”,“企业+农户”和“农户+农户”三种模式。
   本文以杭州周边地区的91个乡村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5.0,对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了假设的模型,提出了乡村旅游组织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种组织模式下影响因素的作用情况。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著录项

  • 作者

    姚丹丽;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旅游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玲强;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327.55;F592.755;
  •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乡村旅游; 组织模式; 杭州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