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溶瘤病毒介导的TRAIL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6h】

溶瘤病毒介导的TRAIL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插图清单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第一部分 溶瘤病毒介导的TRAIL基因治疗胃癌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溶瘤病毒介导的TRAIL基因治疗结肠癌患者来源的原代肿瘤的研究

6 引言

7 材料和方法

8 结果

9 讨论

10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在过去的数十年中,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早期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但对于进展期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改善仍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当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肿瘤基因治疗的原理是使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将基因导入靶组织或者靶细胞,使其表达此基因而获得特定的功能,继而执行或介导对肿瘤的杀伤或抑制作用。
   近来,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溶瘤腺病毒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地研究,然而一些临床前期研究和临床资料显示抗肿瘤效果有限以及可能的全身毒性妨碍了它们在临床中的进一步使用。因此,如何强化它们的抗肿瘤作用并减少全身毒性作用是它们能否成功用于临床的关键。为了克服单独使用TRAIL基因及溶瘤病毒的缺陷,我们构建了表达TRAIL基因的溶瘤腺病毒载体Ad/TRAIL-E1,在该载体中TRAIL基因和E1A基因的表达均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驱动。在本研究中我们在胃癌腹膜播散模型及结肠癌患者肿瘤来源的原代模型中评价了Ad/TRAIL-E1的抗肿瘤作用。
   第一部分:溶瘤病毒介导的TRAIL基因治疗胃癌的研究
   目的:评价Ad/TRAIL-E1在胃癌细胞及胃癌腹膜播散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扩增各重组腺病毒,通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腺病毒;用SRB法及细胞克隆形成试验评价Ad/TRAIL-E1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体外转基因及凋亡情况;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法测定腺病毒体外复制能力,最后通过裸鼠腹膜转移模型评估Ad/TRAIL-E1在体内的抗肿瘤效果。
   结果:Ad/TRAIL-E1与单纯溶瘤腺病毒(Ad/GFP-E1)及表达TRAIL的复制缺陷腺病毒(Ad/gTRAIL)相比能够更显著地杀伤胃癌细胞,其机制是Ad/TRAIL-E1具有更强的复制性和表达TRAIL的能力,动物实验表明Ad/TRAIL-E1与Ad/GFP-E1或Ad/gTRAIL相比能更有效地减少腹膜播散肿瘤的数量和重量,同时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另外,我们没有发现明显的治疗相关毒性反应。
   结论:TRAIL基因能够增强溶瘤腺病毒的复制性及抗肿瘤活性,Ad/TRAIL-E1将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的策略。
   第二部分:溶瘤病毒介导的TRAIL基因治疗结肠癌患者肿瘤来源的原代肿瘤的研究
   目的:建立结肠癌患者肿瘤来源的原代肿瘤模型并通过此模型评价Ad/TRAIL-E1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用新鲜手术标本建立结肠癌患者来源的原代肿瘤模型;用Ad/TRAIL-E1及其他腺病毒载体治疗该原代肿瘤;免疫组化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治疗后肿瘤内的TRAIL表达和凋亡水平;TCID50法检测腺病毒体内复制能力。
   结果:我们在裸鼠体内共接种了21例人结肠癌手术标本,其中3例肿瘤生长并能连续传代。组织学比较显示所有移植瘤和患者肿瘤相一致。在该原代肿瘤模型中,Ad/TRAIL-E1与Ad/gTRAIL及Ad/GFP-E1相比能更显著地抑制致肿瘤生长,Ad/TRAIL-E1治疗后肿瘤中TRAIL表达及凋亡率均高于其他治疗组;TCID50的结果显示Ad/TRAIL-E1治疗后肿瘤中病毒滴度高于Ad/GFP-E1治疗后的病毒滴度。另外,我们没有发现明显的治疗相关毒性反应。
   结论:我们成功建立了结肠癌患者肿瘤来源的原代肿瘤模型,Ad/TRAIL-E1能够抑制所有原代肿瘤的生长并为结肠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