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壳聚糖和纤维素硫酸钠为主要材料的结肠定位释药载体的研究
【6h】

以壳聚糖和纤维素硫酸钠为主要材料的结肠定位释药载体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 system),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使药物经口服后避免在胃和小肠中释放,运送至回盲部后才开始释放,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通过结肠靶向给药,使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由于药物在胃肠道上端吸收而引起的副作用,并使生物大分子类药物能够实现口服给药。在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中,载体材料的选择十分关键,在活性功能成分的释放、导向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中,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越来越多地用于口服结肠定位给药材料的研究。壳聚糖和纤维素硫酸钠都是来源广泛的天然多糖衍生物,两者结合能够形成不溶于水的聚电解质复合物。有研究发现,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钠(NaCS)聚电解质复合物在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壳聚糖和NaCS为材料制备的复合膜为对象,围绕复合膜的生物降解、机械、溶胀和药物渗透性能等内容进行展开,并且以壳聚糖和NaCS为主要材料制备微球,对其的制备和在载蛋白药物的应用进行了初探。
   针对在标定NaCS性能方法准确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本论文确定了分别用凝胶渗透色谱法、BaSO4比浊法和酶降解法来测定NaCS的分子量、取代度和生物降解性能,并由此考察了NaCS制备条件对NaCS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越长,NaCS的分子量越小;而分子量分布系数随反应时间而变化,先逐渐增加,在6h达到最大值(5.16),继续增加反应时间,分子量分布系数却迅速下降。NaCS的取代度随着反应时间先逐渐增大,到6h后,取代度保持在0.5左右。通过纤维素酶降解实验可知,NaCS的降解性随着其制备时间的增加而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些结果说明制备条件对产品NaCS的性质有较大影响并将直接影响其应用。
   考察了壳聚糖与NaCS的质量比对壳聚糖/NaCS复合膜表面形态、机械性能(强度、韧性等)和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壳聚糖/NaCS质量比为1:2时,该复合膜的表面较光滑,但膜表面有分散的不规则小孔,说明壳聚糖/NaCS复合膜是多孔膜。机械性能和溶胀性能的测定结果证明,壳聚糖和NaCS的最佳质量比在1:2左右。通过改变壳聚糖分子量、NaCS分子量和取代度,可以调节该复合膜的机械性质和溶胀性能。壳聚糖分子量越高,该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越大;而NaCS分子量和取代度的增大则会导致该膜的溶胀率降低。此外,溶液pH对壳聚糖/NaCS复合膜溶胀率也有显著的影响。
   其次,采用胃肠道中的主要酶,包括胃蛋白酶、α-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对壳聚糖、NaCS和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降解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对壳聚糖都具有显著的水解活性,但不能降解NaCS。然而,纤维素酶表现出了较高的NaCS水解活性,壳聚糖水解活性却比较低。在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降解研究中,发现其降解速率与壳聚糖和NaCS的分子量密切相关。此外,本论文还通过在pH分别为1.5、7.4和6.4的溶液中添加酶来模拟胃液、小肠液和结肠液,以此探讨壳聚糖/NaCS聚电解质复合物在胃肠道的降解特性。体外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配方将直接影响其在胃肠道系统中的崩解时间和位置。如当壳聚糖分子量为563.3kDa,NaCS分子量为169.7kDa时,两者所形成的复合膜在模拟胃液中处理3h将崩解,而当壳聚糖和NaCS分子量分别为563.3kDa和710.8kDa时,复合膜在经历3h的胃液处理和6h的小肠液处理后,仍保持其表面的完整。由此可见,壳聚糖/NaCS聚电解质在胃肠道定位给药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
   为研究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药物控制释放特性,本论文还研究了该复合膜的药物渗透性能。采用包括扑热息痛、5-氨基水杨酸(5-ASA)和大肠杆菌蛋白质混合物等三种物质作为模型药物,对该复合膜的药物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NaCS复合膜的渗透性能与其溶胀性能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高溶胀率将导致高渗透系数。并且,该复合膜的渗透性能深受壳聚糖和NaCS的分子量以及pH的影响。此外,本论文还以扑热息痛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壳聚糖/NaCS复合膜在模拟胃肠液中对药物的渗透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该膜的配方,可以使该膜分别实现胃、小肠和结肠定位释药的目的。
   鉴于壳聚糖/NaCS复合物在蛋白质定位释药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潜能,本论文以壳聚糖、NaCS和三聚磷酸钠(TPP)为原料,采用滴定法制备了壳聚糖/NaCS/TPP双层微球。通过FTIR分析了双层微球的内外层成分,发现其外层由壳聚糖、NaCS和TPP三种物质组成,而内层主要成分为壳聚糖和TPP。微球的制备时间和TPP浓度对微球的形态有显著的影响。TPP浓度较低时,该微球表面都较为光滑。但TPP浓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双层微球表面越容易皱缩,当反应时间为10min时,所得到的双层微球表面最为光滑。
   此外,本论文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该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溶胀性能和释药特性。TPP浓度对BSA包封率和载药量有重要的影响。未加TPP时,壳聚糖/NaCS微球具有较高的药物包封率(99.8%±0.1%)和载药量(37.5%±1.9%)。壳聚糖/TPP微球的载药量非常低,仅有4.5%±2.7%。与这两种微球相比,壳聚糖/NaCS/TPP双层微球也具有较高的药物包封率(79%以上)和载药量(18%以上)。为了研究壳聚糖/NaCS/TPP双层微球的溶胀性能和BSA体外释放性能,本论文选取pH分别为2.0、7.4和6.4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模拟胃液、小肠液和结肠液。结果表明,当TPP浓度在1.0%(w/v)或以上时,壳聚糖/NaCS/TPP双层微球出现了两步溶胀行为。而该微球的BSA释放特性与其溶胀实验结果并不一致。当TPP浓度为1.5%(w/v)时,双层微球在pH为2.0和6.4的缓冲溶液中几乎不释放BSA,但在pH7.4下,经4h后该微球能够释放不足25%的BSA。在pH6.4的缓冲溶液中加入适量纤维素酶能够使该微球的BSA释放量显著增大,在120min时由原来的1.9%提高到50%以上。
   为了制备粒径均一的双层微球,本论文还采用微流控法研究了微球的制备。研究发现,采用2%(w/v)的壳聚糖和含5%Span80的液体石蜡溶液,能够制备出粒径在100-200μm,粒径分布系数小于6%的双层微球。这为壳聚糖/NaCS复合物在制剂学上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