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IT产业集群及其内部垂直分工研究
【6h】

新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IT产业集群及其内部垂直分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表目录

图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 创新和不足之处

2 文献回顾

2.1 新国际分工模式的相关研究

2.2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2.2.1 产业集群理论的梳理

2.2.2 产业集群的主要测度指标

2.3 产业集群与内部垂直化分工的相关研究

2.4 简要评述

3 新国际分工模式下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内部垂直分工的机理分析

3.1.新国际分工模式对产业集群的作用机理分析

3.1.1 新国际分工模式的涵义

3.1.2 新国际分工模式对产业集群的促进机制分析

3.2 产业集群内部垂直分工的形成机理分析

3.2.1 从供给角度的分析

3.2.2 从需求角度的分析

3.2.3 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角度的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新国际分工模式对我国IT产业及其集群的作用分析

4.1 新国际分工模式下的我国IT产业分析

4.1.1 IT产业的新国际分工模式分析

4.1.2 我国IT产业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现状分析

4.1.3 我国IT产业参与新国际分工的指数化分析

4.2 新国际分工模式对我国IT产业集群的作用分析

4.2.1 新国际分工模式对IT产业集群的作用机制分析

4.2.2 新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IT产业集群的特征分析

4.2.3 新国际分工模式下我国IT产业集群的内部垂直分工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新国际分工模式下的我国IT产业集群及其内部垂直分工的实证分析

5.1 我国IT产业集群的指数化分析

5.1.1 基于区位商的IT产业专业化测度

5.1.2 用绝对指标对IT产业集群规模的衡量

5.1.3 我国IT产业集群内部垂直分工的指数化分析

5.2 我国主要省市的IT产业企业规模测度

5.2.1 从平均就业角度的分析

5.2.2 企业平均规模指数

5.3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5.3.1 模型的建立

5.3.2 对数据的选取和说明

5.3.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IT产业是典型的全球化分工产业,我国正在日趋成为世界重要的IT生产制造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IT产业集群的形成,而集群在信息交流、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技术溢出以及产业氛围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内部的分工更加专业。已有的研究多是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角度对我国的IT产业以及其他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情况进行分析,对集群内的垂直分工情况则较少涉及。
   本文试图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大背景下,基于我国27个主要省市的面板数据,从VSS指数、区位差、集群规模和集群内企业规模等角度对我国IT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及集群情况进行研究,并着重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其内部出现的垂直分工情况进行度量。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我国IT产业VSS指数达到0.424,其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很高。我国已经在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形成了外资游走型、嵌入型和关联型产业集群,集群规模和内部垂直分工和在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且表现出东高西低的特点。
   (2)从我国主要IT产业分布区来看,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大与集群内垂直分工水平呈正向变动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影响系数还不够大,即IT集群内垂直分工仍然有发展潜力。集群内企业的规模与垂直分工水平呈显著的反向变动关系,这说明集群内部依附核心企业并从事专门化中间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大量出现并占据了重要地位。
   (3)从整体上看,东部省份的IT产业集群发展较为成熟,其集群内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垂直分工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更为显著。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坚持对外开放,提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发挥各产业集群的自身优势,对集群内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增强创新能力;细化生产环节,促进从事中间产品生产且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综合考虑各要素,保证集群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