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WGN信道条件下基于Raptor Codes的传输与功率控制技术
【6h】

AWGN信道条件下基于Raptor Codes的传输与功率控制技术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可靠又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很多时候通信环境相当复杂,难以准确地预知信道状态信息,无法自适应地选择合适的码率进行数据传输。无速率码(Rateless Codes)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它具有自适应链路适配特性,在发送端无须设置固定码率,只是以某种度分布源源不断地产生编码包并发送,且传输过程中发送端无须接收端的反馈,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本文针对适合于AWGN信道下的Rateless Codes——Raptor Codes展开研究,为AWGN信道下的Rateless Codes的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Tanner图、度分布、PEG(progressive edge growth)算法,这些对于Raptor Codes也是适用的。接着针对Raptor Codes现有度分布的不足,提出了更加适合于中短码长的Raptor Codes的度分布,通过仿真证明了新的度分布可以显著提高码的性能,并解决了原有度分布差错平台的问题。然后在改进的度分布的基础上,对Raptor Codes的内码LT Codes进行PEG构图,包括独立地进行PEG构图和结合外码LDPC码进行PEG构图两种方法,从而扩大了Tanner图中的环路,使得Raptor Codes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文接下去转入了在发送端对Raptor Codes进行功率控制的研究,通过仿真证明了发送端在总能量给定的前提下,通过减小发送功率、增长码长可以使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并给出了理论依据。然后将固定速率的LDPC码与Raptor Codes进行对比,发现由于LDPC码的度分布无法如Raptor Codes一样适用于任意码率,因此当码率随着码长的增长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性能即发生恶化。
   本文最后给出了纠正Raptor Codes错误帧的几种方法。它们的基本思想都是根据某次迭代后的后验概率获得一小部分预编码包或是编码包,对它们进行初始后验概率的调整,然后开始新一轮再迭代译码。为了增大纠错成功的概率,需要通过多轮再迭代译码。对于仍然无法纠正的错误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硬判决方法,可以在统计意义上减小错误概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