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冷原子干涉实验的激光频率以及过程的自动控制
【6h】

冷原子干涉实验的激光频率以及过程的自动控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冷原子物理及其干涉实验研究概述

1.2 实验测控系统和激光频率控制技术研究概述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2 基于虚拟仪器的实验控制系统

2.1 冷原子干涉实验装置

2.2 实验对控制系统的需求

2.3 基于虚拟仪器的控制系统的研制

2.4 测试

3 基于DDS的激光精确移频

3.1 实验需求

3.2 声光移频的原理和常用技术

3.3 DDS频率发生器设计

3.4 DDS测试结果与应用

4 基于计算机的激光长期稳频

4.1 半导体激光器及其频率稳定性

4.2 稳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4.3 长期稳频系统的研制

4.4 测试结果与讨论

5 基于FPGA的激光电子锁相

5.1 全光学锁相与电子锁相

5.2 PLL的一般分析

5.3 电子OPLL的种类和结构

5.4 基于FPGA的电路实现

5.5 性能测试和实验结果

5.6 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激光冷却原子和冷原子干涉是现代应用物理学中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因其具有深远的物理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在冷原子干涉实验中,需要高精度的实验时序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作为实验的整体测控平台,同时,还需要对激光器的输出频率实施高速高精度的控制,包括稳频、移频、锁相等三大方面,它们都是冷原子干涉实验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最终效果,研制高精度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激光频率和实验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对于激光冷却原子和冷原子干涉实验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激光器的频率自动控制和实验过程自动控制作为研究课题。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介绍了冷原子干涉研究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应用简况,同时也介绍了半导体激光器的移频、稳频、锁相这三大控制技术和实验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概况。说明了它们在冷原子干涉实验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分析了干涉实验各子系统的时序控制要求;然后详细描述了实验过程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方案及其研制;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和应用。测试证明控制系统功能完备、时序控制精度能完全满足实验需要。 第三章:分析了冷原子干涉实验中对激光器移频工作的需求;然后分析了当前的多种移频方法和器件。接着提出了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的原理,着重阐述了基于此原理的激光精确移频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包括DDS软硬件的设计、上位机与DDS的通讯及此模块在实验测控系统的无缝集成。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和在实验中的应用效果。实验表明采用DDS技术的原子冷却和捕获效果相比原有的压控振荡器技术有显著提升。 第四章:介绍了激光器各种稳频技术的原理和方案,分析了冷原子干涉实验中对激光器稳频的具体要求;指出目前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跳模问题是影响长期稳定性、并进而影响干涉实验效率的一大障碍。然后简要分析了跳模现象,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边界周期性检测的跳模抑制方法;详细说明了基于此方法的计算机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长期稳频控制系统的研制。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数据表明该系统能使非镀膜激光管在外腔半导体激光器中的连续稳频工作时间延长至近400小时,该项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第五章:介绍了冷原子干涉实验中产生锁相的拉曼激光脉冲的技术方案;说明了激光锁相的拉曼激光产生技术是干涉实验的关键技术之一。然后分析了各方案的优劣;接着提出了一套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的全数字化电子光学锁相的方案,并重点阐述了其具体的设计实现,包括其中创新性的数字环路滤波器的设计。全数字化的电子光学锁相、尤其是数字环路滤波器在电子光学锁相环中的实现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暂无同类报道。最后对该锁相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给出了各项测试指标,测试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锁相质量良好、达到预期效果。 第六章:对全文的总结和对进一步改进的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