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4C-标记唑菌酯在靶标作物中的行为和代谢研究
【6h】

14C-标记唑菌酯在靶标作物中的行为和代谢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术语与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研究进展

1.1.1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的结构组成

1.1.2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的杀菌活性

1.1.3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1.2 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的吸收和转移

1.2.1 影响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吸收与传导的因素

1.2.2 杀菌剂在植物体内的传导过程

1.2.3 杀菌剂在植物中的传导方式

1.3 农药的降解代谢

1.3.1 农药在植物中的代谢过程

1.3.2 农药的结合态残留

1.4 唑菌酯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第2章 唑菌酯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与迁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标记化合物

2.1.2 供试植物

2.1.3 仪器及设备

2.1.4 试验试剂

2.1.5 供试土壤

2.1.6 试验方法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14C-SYP 3343的叶面吸收与迁移

2.2.2 14C-SYP 3343结合态残留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和迁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唑茵酯在黄瓜植株体内的动态代谢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标记化合物

3.1.2 供试植物

3.1.3 仪器及设备

3.1.4 试验试剂

3.1.5 试验方法

3.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唑菌酯在黄瓜植株内的提取与残留分析

3.2.2 唑菌酯在黄瓜植株中的代谢动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唑菌酯在黄瓜植株和水稻中的根部吸收、运转及分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标记化合物

4.1.2 供试植物

4.1.3 仪器及设备

4.1.4 试验试剂

4.1.5 培养液配制方法

4.1.6 黄瓜培养

4.1.7 水稻培养

4.1.8 采样及测定

4.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14C-SYP 3343在黄瓜植株和水稻中的动态吸收

4.2.2 14C-SYP 3343在黄瓜植株和水稻中的运转及分布

4.2.3 唑菌酯对水稻的药害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唑菌酯(SYP-3343)是沈阳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对黄瓜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田间试验表明:唑菌酯兼具明显的杀虫、杀螨活性,可达到病虫兼治之目的。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杀菌剂相比,唑菌酯具有广谱、高效和安全的特点。然而,关于唑菌酯在植物内的迁移与代谢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迄今鲜有报道。而本论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其在植物体内吸收、运转和分布规律以及代谢途径与产物组成等重要问题,而且可以为科学、安全、合理的使用唑菌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此外,根据农药登记部门的要求,新农药在取得正式登记许可证之前,必须要对其环境行为进行研究,以确保对环境和相关农作物的安全。所以,本论文的研究对此类新型化合物的研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对农药的推广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放射性14C-SYP3343示踪剂,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与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做出了以下研究:
   (1)通过叶面涂抹法,研究14C-SYP3343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迁移和分布,同时考察了土壤中14C-SYP3343结合态残留的释放问题。黄瓜植株对14C-SYP3343的吸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至叶面处理第5d,68%的14C-SYP3343被吸收。之后一直持续到14 d,吸收率仍保持在这个水平。14C-SYP3343在黄瓜植株中能进行双向运转,但是大部分集中在标记叶片中,不易转移至其它部位。14C-SYP3343在黄瓜植株中的迁移表现为向顶性大于向基性。黄瓜植株对土壤中14C-SYP3343结合态残留的生物利用率较小,在不同性质土壤中,结合态残留的生物利用率大小按照S3(酸性土)>S2(碱性土)>S1(中性土)顺序排列。
   (2)14C-SYP3343在黄瓜植株中的代谢途径和产物组成。14C-SYP3343在黄瓜植株中的代谢产物有7种,其中4种是轭合产物:M1、M2、M4、M7;其余3种为降解代谢产物:M3、M5、M6。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内各种代谢产物的比例得知,M1、M2、M3、M4、M6、M7随时间推移是逐渐增加的,而M5却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至处理12d后,即有65.7%的母体(占总可提态放射性活度的比例)发生代谢降解。14C-SYP3343在黄瓜植株中的结合态残留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这与农药在植株体内形成结合态残留的一般规律一致。而可提态残留呈现的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3)通过水培法根系施药,研究14C-SYP3343在黄瓜植株和水稻中的吸收、运转以及分布。总体而言,通过根部施药,14C-SYP3343很难被黄瓜植株和水稻吸收并迁移进入植株体内。施药后2d内,黄瓜植株根上茎叶部分所含的放射性比例大于根部,但是2d后一直到16d,黄瓜植株根部所含的放射性比例一直大于根上茎叶部分。水稻对14C-SYP3343的吸收迁移率一直大于黄瓜植株,根部的放射性比例也是一直大于根上茎叶部分。但是,14C-SYP3343在4.92×10-4g/L的培养浓度下,对水稻的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