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他莫昔芬和氟他胺肝毒性的整合代谢组学研究
【6h】

他莫昔芬和氟他胺肝毒性的整合代谢组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生物体液和组织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1.2 细胞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1.2.1 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1.2.2 细胞代谢组学在毒理学研究中应用

1.2.3 小结

1.3 整合化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1.3.1 代谢组学内部整合

1.3.2 代谢组学外部整合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他莫昔芬肝毒性的整合代谢组学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材料

2.2.2 动物实验与样本收集

2.2.3 细胞实验与样本收集

2.2.4 样本预处理与GC-MS分析

2.2.5 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暴露于他莫昔芬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

2.3.2 血清和肝匀浆内代谢物的鉴定和分析

2.3.3 血清和肝匀浆代谢物谱的多元统计分析

2.3.4 血清和肝匀浆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

2.3.5 HepG2细胞MTT实验结果

2.3.6 HepG2细胞内代谢物的鉴定和分析

2.3.7 HepG2细胞代谢物谱的多元统计分析

2.3.8 HepG2细胞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

2.3.9 他莫昔芬肝毒性代谢组学研究的整合

3 氟他胺肝毒性的整合代谢组学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与材料

3.2.2 动物实验与样本收集

3.2.3 细胞实验与样本收集

3.2.4 样本预处理与GC-MS分析

3.2.5 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暴露于氟他胺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

3.3.2 血清和肝匀浆代谢物的鉴定和分析

3.3.3 血清和肝匀浆代谢物谱的多元统计分析

3.3.4 血清和肝匀浆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及代谢物含量变化

3.3.5 HepG2细胞MTT结果

3.3.6 HepG2细胞内代谢物的鉴定和分析

3.3.7 HepG2细胞代谢物谱的多元统计分析

3.3.8 HepG2细胞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及代谢物含量变化

3.3.9 氟他胺肝毒性代谢组学研究的整合

4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分析了他莫昔芬和氟他胺作用后的大鼠血清、肝脏组织和HepG2细胞代谢物谱,并根据整合代谢组学研究理念,对其致毒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1)以他莫昔芬致大鼠肝损伤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对大鼠给予他莫昔芬后肝脏组织、血清和HepG2细胞内的代谢物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整合分析,结合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提出他莫昔芬致肝损伤的可能机制。他莫昔芬使肝组织和HepG2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并使糖类物质大量消耗,激活脂肪动员过程,使外周组织内大量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并转运至肝脏,在肝脏内脂肪酸重新合成脂肪并在肝脏内堆积,造成肝损伤。 (2)以氟他胺致大鼠肝损伤为研究对象,对大鼠给予氟他胺后肝脏组织、血清和HepG2细胞内的代谢物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整合分析,结合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提出氟他胺致肝损伤的可能机制。氟他胺可导致肝细胞和HepG2细胞内氧化应激,还可造成血液中红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红细胞膜破碎,使来自血红蛋白的铁卟啉转化为大量胆红素,且胆红素的生成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引起黄疸。 以上研究表明,细胞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有效辅证了肝组织和血液代谢组学的研究结果,血液、肝组织代谢组学与细胞代谢组学整合是研究药物肝毒性机制的有效手段。

著录项

  • 作者

    金亚超;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范骁辉;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他莫昔芬; 氟他胺; 肝毒性; 整合; 代谢;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