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6h】

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对真菌性角膜炎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病原培养阳性的真菌性角膜炎病例。将仅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即达到感染清除、获得角膜疤痕愈合结果者归为预后好组;除药物外还需联合治疗性角膜移植术,达到感染清除,且角膜疤痕愈合后不合并难治性并发症者归为预后中等组;在积极的药物和/或治疗性角膜移植治疗后出现无光感、难治性并发症或视网膜脱离,甚至眼球摘除者归为预后差组。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别对真菌性角膜炎病例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发病经过、角膜病灶特征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等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用多分变量Logistic回归对上述筛选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发现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果:共154例154眼被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必要时联合0.15%两性霉素B滴眼液和/或2%伏立康唑滴眼液。预后好组有126例(81.8%),预后中等组有18例(11.7%)预后差组则有10例(6.5%)。Pearson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人口统计学资料和发病情况包括性别(p=0.998)、年龄(p=0.175)、是否合并其他眼病(p=0.504)、系统性疾病(p=0.178)、有无异物外伤诱因(p=0.372)、有无近期激素使用史(p=0.195)与真菌性角膜炎的预后均无明显相关性;而来我院就诊前的发病天数(p=0.054)与疾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达到边缘显著。角膜病灶的特征如浸润病灶的直径(p<0.001)、浸润深度(p<0.001)、有无前房积脓(p<0.001)、病灶位置(p=0.004)与疾病预后显著相关。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致病真菌菌属(p=0.046)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p=0.016)与真菌性角膜炎的预后亦显著相关。多分变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浸润病灶直径大于6mm(p=0.003)、浸润至角膜基质后2/3(p=0.011)、伴有前房积脓(p=0.044)、体外对3种药物均耐药或仅对1种药物敏感(p=0.002)、致病菌属为镰刀菌或曲霉菌(p=0.059,边缘显著)均是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在用口服伊曲康唑、必要时联合0.15%两性霉素B滴眼液和/或2%伏立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时,大的浸润病灶、浸润至角膜后2/3、伴有前房积脓、致病菌属为镰刀菌或曲霉菌以及体外药物敏感性差等是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