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脾脏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开腹手术疗效比较
【6h】

腹腔镜脾脏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开腹手术疗效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术后统计资料及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7 插图

综述 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进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肝硬化门高压患者行腹腔镜下与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短期疗效。
  方法: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共对37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18例行腹腔镜手术,1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肝功能分级、脾脏长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等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后输血量、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以及术后拔胃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
  结果:腹腔镜组(LSD组)18例,其中乙肝肝硬化15例,酒精肝硬化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2例,B级6例;术前全部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评估静脉曲张程度,其中中度4例,中-重度2例,重度12例;开腹组(OSD组)19例,其中乙肝肝硬化14例,酒精肝硬化3例,血吸虫性肝硬化2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13例,B级6例;术前全部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评估静脉曲张程度,其中中度4例,中-重度3例,重度12例。LSD组1例因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中转开腹,其余17例均获成功。LSD组与OSD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15±77)min和(291±31)min(P=0.38);术中出血分别为(276.7±212.0)ml和(502.6±469.2)ml(P=0.047);术中输血分别为(26.7±103.3)ml和(432.8±776.7)ml(P=0.020);术后输浓集红细胞量分别为(73.3±410.5)ml和(215.4±827.9)ml(P=0.068);术后输新鲜冰冻血浆量分别为(404±484.6)ml和(1111.6±1315.7)ml(P=0.029);LSD组术后有2例并发胸/腹腔积液、1例门脉血栓、1例胰瘘、1例肝性脑病,总并发症发生率27.8%,其中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经对症治疗后肝功能好转;OSD组5例并发胸/腹腔积液、4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8例门脉血栓、2例胰瘘、1例消化道出血并行二次手术、1例肝性脑病、1例脾热,总并发症发生率84.2%(P=0.0030),其中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自动出院,随后该患者死亡。LSD组与OSD组术前术后连续监测凝血功能(PT)和血小板(Plt),二者无统计学差异;LSD组与OSD组术前、术后1、3、5、9、11天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LSD组与OSD组术前CRP(C反应蛋白)无统计学差异,术后LSD组CRP低于OSD组,有统计学差异;LSD组术后IgM高于OSD组,术后1、3、7天有统计学差异;LSD组与OSD组平均拔胃管时间分别为(3.9±1.0)天和(4.3±2.4)天(P=0.27),平均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4.7±1.9)天和(6.9±2.6)天(P=0.041),进食半流质时间分别为(5.9±2.0)天和(9.6±3.6)天,(P=0.00066),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7±2.0)天和(18.6±9.2)天(P=0.015)。
  结论: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有效的降低门脉血压,减少术后出血,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与OSD相比,LSD具有微创、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的优势。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前提下,腹腔镜下一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是安全、可行的,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不失为治疗肝硬化门高压的一种术式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