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杏北东部过渡带中块井震结合砂体预测研究
【6h】

杏北东部过渡带中块井震结合砂体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区域沉积特征

2.4 区域储层特征

3 精细地震解释

3.1 地震层位精细解释

3.2 井震结合断层解释

3.3 微幅构造识别

3.4 构造建模

4 井震结合砂体预测

4.1 地震反演研究思路

4.2 测井资料预处理

4.3 测井曲线优选

4.4 地震反演实现

4.5 地震反演结果评价

4.6 有效砂岩地震反演预测

5 井震联合沉积相识别

5.1 井震联合沉积相划分方法

5.2 地震属性定性识别河道

5.3 井震结合沉积相刻画

5.4 井震联合沉积相新认识

5.5 有利区论证及目标建议

6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大庆杏北油田东部过渡带区块位于大庆长垣背斜南部的东翼,目前仅部署基础与一次加密井网,开采程度较低,同时由于测井资料密度低,对地下的构造及储层发育状况认识程度较低。因此,本课题开展了杏北东部过渡带中块内前缘相储层井震结合河道砂体预测研究。首先应用井震结合技术对杏北东部过渡带地区的断层空间展布特征、微构造发育情况进行精细刻画,并形成三维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了地震属性、基于像素分析、频谱分解与地震反演方法对研究区内储层特征进行预测。
  本文的主要应用了井震结合解释、地震反演、地震属性等先进技术,对研究区的构造及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同时形成了一套适合杏北油田储层条件的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方法。在构造描述方面,通过井震结合解释形成了对区内地震层位、断层及微构造的新认识,并建立了三维构造模型。在储层预测方面,依据单元级地震层位控制综合提取了常规振幅、频谱分解、基于像素地震属性,依据频率补偿与幅度差两种方法重构曲线形成两套地震反演数据体。其中地震属性对砂体的反映较为粗糙,更多反映了砂体宏观展布规律,用于过渡带外无井区的砂体预测;地震反演成果对砂体的横向、纵向特征反演细致,两套反演数据体分别实现了针对河道砂与主体砂的高精度刻画,但在过渡带外无井区缺乏依据,砂体预测精度大幅降低,适合应用于布井区的砂体刻画。通过对两项技术的综合应用,最终形成了适合杏北过渡带地区的井震结合储层预测方法,并为油田其它区块的储层预测工作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为综合方案调整与进一步挖掘潜力提供客观、充分的储层刻画成果,尤其对油田稀井网、动用差地区的精细挖潜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