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媒介·空间·记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空间建构与审美研究(1988-2012)
【6h】

媒介·空间·记忆——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空间建构与审美研究(1988-2012)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缘起:断裂与记忆

1.1.1 遮蔽与显影

1.1.2 纪录与记忆

1.1.3 媒介与记忆的空间建构

1.1.4 媒介.空间.记忆

1.2 空间与记忆理论流变与梳理

1.2.1 空间概念演变及新文化地理学的空间观综述

1.2.2 社会记忆理论综述

1.3 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现状

1.3.1 国内独立纪录片研究现状

1.3.2 国外关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研究

1.4 研究策略与设想

2 独立纪录片的媒介生成空间

2.1 媒介空间转换与纪录主体的身份衍变

2.1.1 难以到达的彼岸:流浪与协作

2.1.2 独立的缝隙空间

2.1.3 多元混合与共语喧哗

2.2 多层次社会空间的开启与呈现

2.2.1 纪录影像与公共空间

2.2.2 私影像与个体空间渐显

2.3.3 边缘影像与边缘空间

2.3 传播空间的媒介流变

2.3.1 电视时代的传播

2.3.2 网络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空间

3 独立纪录影像的记忆建构

3.1 影像真实与记忆建构

3.1.1 影像的记忆表达边界

3.1.2 影像及观者的记忆互动与建构

3.2 纪录影像中记忆的交织与共建

3.2.1 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交叉与分列

3.2.2 影像的日常性、情感性表达与记忆构成

3.3 记忆符码与景观呈现

3.3.1 影像中的记忆、符码、景观

3.3.2 时代景观与公共记忆

3.3.3 碎片化景观与个体化的记忆呈现

4 记忆的空间图景

4.1 影像空间转换与记忆生成

4.2 城市空间重构与影像记忆

4.2.1 边缘的徘徊与记忆

4.2.2 工业空间的零落侧影:《铁西区》的凋蔽与记忆

4.3 乡村影像与记忆书写

4.3.1 边缘空间的闭合式成长记忆

4.3.2 乡土、传统、现代的裂隙与冲突

4.4 混合空间的记忆呈现

4.4.1 去往第三空间——从《三元里》到《算命》的空间记忆

4.4.2 关于迁移与消逝的记忆

5 独立纪录片中记忆空间的美学形构

5.1 记忆的审美表达与独立纪录片的美学形构

5.2 记忆空间的审美构成

5.2.1 影像中的声音与记忆

5.2.2 色调安排与记忆的美学呈现

6 影像映照与记忆的交互审视

6.1 时空交叉点上的镜像映照

6.1.1 中西独立纪录片的影像映照

6.1.2 主流与独立的镜像映照

6.2 独立纪录片之思

6.2.1 底层关怀与镜头伦理

6.2.2 边缘主题的滥化

7 余论

7.1 影像记忆与怀旧之辨

7.2 以记忆抵抗遗忘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在一个以速度和遗忘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更加突显出记忆的重要性。独立纪录片因其非虚构性成为社会记忆的重要呈现媒介,从记忆角度进行独立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的突破,且更具有试图以影像记忆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
  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与媒介发展历程紧密交缠,媒介大大推进和拓宽了独立纪录片的发展空间,这种介入和推进从创作主体的身份衍变、影像的呈现空间及传播空间等层面体现出来。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对独立纪录片所建构的记忆空间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如何建构记忆、纪录影像记忆所呈现出的空间图景及独立纪录片建构的记忆空间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独立纪录影像留存的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媒介与主体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记忆媒介所具有的边界、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记忆,两者共同构成独立纪录影像记忆空间的最终状态;其二、独立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城市、乡村及混合空间为分界的社会记忆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记忆轨迹;其三、就独立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独立纪录片中较显在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独立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
  站在中与西、主流与独立纪录片的交叉点上进行影像的比对和分析,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进行独立纪录片的自我审视和反思,以期许独立纪录片更好的未来,也同时意味着独立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纪录影像呈现现实世界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独立纪录片以其深度呈现社会现实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独立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