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5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回顾性研究
【6h】

56例锁骨下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主要缩略词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危险因素

2.2 临床表现

2.3 影像学表现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近年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首诊为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56例经超声、CTA、DSA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程度、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并根据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中度狭窄(A组:<70%)及重度狭窄(B组:≥70%)。
  结果:56例患者中轻中度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21例,重度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35例。男性、高血压、吸烟史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相关(p=0.004、p=0.041、p=0.042)。男性是重度S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5)。锁骨下动脉狭窄临床表现与狭窄程度无明显关联(p=0.883)。A组CDFI示椎动脉反流0%,B组50%(p=0.001)。颈部CTA、CE-MRA对锁骨下动脉狭窄部位、程度的判断与DSA基本一致。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17例,其中14例成功释放支架,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1)男性是重度锁骨下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2)多普勒超声所提示椎动脉反流对重度锁骨下动脉狭窄具有提示作用。(3)颈部CTA可作为确诊SAS及介入治疗前锁骨下动脉狭窄评估手段。(4)介入治疗是改善锁骨下动脉狭窄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