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肿瘤间质比对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6h】

肿瘤间质比对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资料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肿瘤间质比对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

2.3 肿瘤间质比联合米兰标准评估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

2.4 肿瘤间质比联合UCSF标准评估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

2.5 肿瘤间质比联合杭州标准评估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肿瘤间质比对肿瘤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背景:
  长期以来,对肿瘤的认识与研究主要涉及肿瘤细胞本身,而对肿瘤间质组织及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尚显不足。近年来,肿瘤间质组织在肿瘤发生、生长、侵袭及转移等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肿瘤间质比(TSR)已被发现是多种实体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然而,肿瘤间质比对肝癌患者,尤其是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尚不明确。
  方法:
  本文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12例被诊断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在接受肝移植术后的生存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肿瘤间质比通过对苏木素-伊红(H&E)染色的病理切片进行评估而得到。以50%的TSR作为截断值,将患者组分为间质丰富组(间质所占百分比≥50%)及间质稀少组(间质所占百分比<50%)。通过卡方检验评估肿瘤间质比与其他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联;通过Kaplan-Meier方法及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检验肿瘤间质比对肝癌肝移植患者的预后评估作用。
  结果:
  112例肝癌肝移植患者中,25例为间质丰富者,87例为间质稀少者。卡方检验并未发现TSR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数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术前AFP等临床及病理特征相关联。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间质比是肝癌肝移植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HR:2.92;95%CI:1.63-5.23;多因素HR:2.76;95%CI:1.47-4.85),同时是肝癌肝移植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HR:2.63;95%CI:1.42-4.86;多因素HR:1.93;95%CI:1.03-3.62);在肝移植患者的选择方面,符合米兰标准,旧金山加州大学标准及杭州标准的患者中,肿瘤间质稀少者相对于间质丰富者具有更好的预后。
  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肿瘤间质比是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间质丰富的患者较间质稀少的患者预后更差。在肝移植患者的选择方面,将肿瘤间质比结合到米兰标准,旧金山加州大学标准及杭州标准中,能更好地评估患者的预后及筛选适合接受移植的患者。目前尚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肿瘤间质比对肝癌肝移植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