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调查分析
【6h】

浙江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1.引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处理

3.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健康状况

3.3 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

3.4 不同年龄组围绝经期妇女的症状分布

3.5 不同文化程度围绝经期妇女的症状分布

3.6 不同职业围绝经期妇女的症状分布

3.7 不同居住环境围绝经期妇女症状分布

3.8 围绝经期症状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9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

4.分析与讨论

4.1 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4.2 围绝经期抑郁情况与影响因素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处理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调查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围绝经期症状与年龄、居住环境、职业、文化程度等的相关性,分析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就诊的296名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年龄在40岁及以上,保留子宫和一侧或双侧卵巢,出现月经变化或伴有围绝经期症状,近期未发生严重不良生活事件,既往无精神心理疾病史,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记录个人详细信息,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环境、经济收入、月经情况等。采用一对一当面问卷调查的方式填写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将调查资料按不同因素进行分组,然后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相应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情况,潮热出汗(64.19%),疲乏(52.03%),烦躁易怒(51.35%),骨关节肌肉痛(37.50%),失眠(36.49%),性欲低下(29.73%),感觉异常(26.35%),忧郁多疑(23.31%),心悸(22.97%),眩晕(22.30%),头痛(21.96%),皮肤蚁走感(9.46%),泌尿系统症状(9.12%)。
  2.总体上,不同年龄段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55岁及以上年龄组围绝经期妇女分别与40-44岁者、45-49岁者和50-54岁者比较,骨关节肌肉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肌肉痛、心悸和头痛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觉异常、眩晕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0-44岁年龄组的围绝经期妇女分别与45-49岁者、50-54岁者比较,失眠和心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烦躁易怒和感觉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本科及以上组围绝经期妇女与初中及以下组、高中组比较,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组与初中及以下组比较,失眠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职业的围绝经期妇女,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环境的围绝经期妇女,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围绝经期抑郁发生情况,无抑郁为47.30%,可能抑郁为43.24%,轻或中度抑郁为6.76%,严重抑郁为2.70%。
  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环境的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济收入大于2000元的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发生率高于经济收入小于2000元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围绝经期症状以潮热出汗、疲乏、烦躁易怒、骨关节肌肉痛、失眠为主,潮热出汗的发生率为64.19%,因此,当40岁以上妇女出现1种或1种以上相关症状时,应注意自身是否将要步入围绝经期,同时保持健康的心态,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措施。
  2.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中,骨关节肌肉痛、心悸等个别症状的发生率与年龄、文化程度有关,职业、居住环境与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无关。临床医生应根据就诊对象具体情况制定个体方案。
  3.围绝经期妇女抑郁(包括轻、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9.36%,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环境无关,与经济收入水平有关。

著录项

  • 作者

    周瑛;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妇产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坚红;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病理心理学;
  •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症状; 发生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