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公民死亡捐献肾移植数据分析(2010-2013)
【6h】

中国公民死亡捐献肾移植数据分析(2010-2013)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终点事件

2.3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公民死亡供肾肾移植地域分布及数量变化

3.2 供受体的基本资料

3.3 术后免疫抑制方案

3.4 肌酐与eGFR

3.5 并发症情况

3.6 短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移植肾延迟复功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公民死亡捐献肾移植在中国的现状以及比较心脏死亡捐献(donationafter cardiac death,DCD)与脑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肾移植的短期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ChineseScientific Registry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CSRKT)中登记的2481例DCD或DBD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来评估患者存活率及移植肾存活率,COX回归模型用于分析患者死亡、移植肾失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分析移植肾延迟复功(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危险因素。
  结果:
  目前中国公民死亡捐献肾移植开展较多的省份包括广东省,浙江省及湖北省,东南部地区明显多于西北部地区,移植数量最多的移植中心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移植数量爆发式增长。男性及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 time,WIT)≥8分钟是DGF的独立危险因素。受体年龄≥60岁及DGF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DGF是移植肾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DCD组在移植术后180天时的中位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GFR)为69.9mL/(min*1.73^2)显著低于 DBD组的74mL/(min*1.73^2)(P<0.05),但两者的人存活率及移植肾存活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公民死亡捐献肾移植在我国已成功开展并呈快速增长趋势。DCD与DBD相比,在短期预后上无明显差异,可用于缓解中国目前器官短缺状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