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基础教育学校系统变革:赖格卢特学习者中心学校范式的研究
【6h】

美国基础教育学校系统变革:赖格卢特学习者中心学校范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表目录

图目录

引言

1.研究背景

2.文献综述

2.1 国外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研究概况

2.2 国内学校教育变革状况

2.3 赖格卢特的学校教育系统变革

3.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3.1 研究内容

3.2 概念界定

4.研究意义

5.研究方法

6.论文框架

1 学校教育系统变革概况

1.1 学校教育系统变革概述

1.1.1 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内涵

1.1.2 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特征与分类

1.1.3 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原因

1.2 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理论基础

1.2.1 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

1.2.2 布朗森范式曲线

1.2.3 复杂理论作为方法论基础

1.3 美国学校教育系统变革历史回溯

1.3.1 进步时代杜威的学校系统变革

1.3.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的学校重建运动

1.3.3 信息时代下的教育系统变革

小结

2 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理论发展

2.1 起源:巴纳锡教育系统设计

2.1.1 系统设计地图

2.1.2 教育系统设计框架

2.2 合作者:达菲的思维转换模式

2.2.1 思维转换模式

2.2.2 思维转换过程

2.3 赖格卢特学习者中心范式的构建

2.3.1 学习者中心范式的构建:六个核心理念

2.3.2 教育系统变革的方法与原则

2.3.3 系统变革的专业发展

2.4 教育系统变革草案

2.4.1 编写目的

2.4.2 编写背景

2.4.3 变革的阶段

小结

3 新学校的组织系统

3.1 新班级的组织模式

3.1.1 年级组织:“年级升迁制"转向“成绩达标制”

3.1.2 班级编制:“同龄分班”转向“混龄小组”

3.2 新学校的组织模式

3.2.1 新学校的建设:“标准校舍”转向“合伙团队与学习中心”

3.2.2 新学校的管理:“科层体制”转向“共享决策制”

3.3 学习型文化的构建

3.3.1 新学校功能:“规训机构”转向“学习合作社”

3.3.2 新学校文化:“控制型文化”转向“学习型文化”

小结

4 定制式教学系统

4.1 教什么:“分科课程’’转向“21世纪课程”

4.1.1 分科课程的设置

4.1.2 21世纪课程设置

4.2 怎么教:“讲座式教学”转向“定制式教学”

4.2.1 传统教学的问题

4.2.2 教学内容:学习合约

4.2.3 教学方法:项目指导

4.2.4 教学支持:项目空间和教学空间

4.3 教的如何:“常模参照”转向“基于标准掌握”

4.3.1 传统的评价方式:常模参照与分数

4.3.2 新范式的评价方式:标准参照与报告单

4.3.3 标准而非标准化

小结

5 学习管理技术:个性化综合教育系统

5.1 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5.1.1 目前学校应用技术的状况

5.1.2 学习管理系统

5.1.3 个性化综合教育系统愿景

5.2 个性化综合教育系统的功能

5.2.1 记录学习进度

5.2.2 规划学习蓝图

5.2.3 提供项目指导

5.2.4 评估学习效果

5.2.5 次要功能

5.3 基于云计算的个性化综合教育系统

5.3.1 基于云计算的系统构架

5.3.2 系统的用户体验设计

小结

6 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实践案例

6.1 单个学校系统:布卢明顿项目学校

6.1.1 教学基于项目和P3课程

6.1.2 评价用以促进学生进步

6.1.3 信患技术与教学无缝融合

6.2 K-12学区系统:大学城学区学校系统

6.2.1 “为学生终身成功作准备”的学校服务系统

6.2.2 核心课程与项目指导结合的教学体系

6.2.3 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6.2.4 丰富课程资源的技术体系

6.3 学区变革实践:大都会学区“迈向卓越之旅”

6.3.1 变革的框架:使命、愿景和理念

6.3.2 变革的五个阶段

6.3.3 变革的启示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赖格卢特学习者中心范式的特色

7.1.1 体现了聚焦学习者及其学习的人本主义思想

7.1.2 动摇了传统工厂式学校的根基

7.1.3 3.0版本的学校建设

7.2 实施学习者中心范式面临的挑战

7.2.1 学生如何适应自导式的学习模式

7.2.2 导师如何判断学生已经达到了掌握标准

7.2.3 导师应该如何应对新的教育范式

7.3 学校系统变革面临的两难困境

7.3.1 变革的长期过程与即时效应

7.3.2 标准和定制式教学

7.3.3 学校选择和教育公平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每个社会的变迁都直接引发了教育系统的转型,并且教育系统也只有不断变革才能满足新的社会需求。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教育系统由学徒制和单间校舍模式转向了班级授课制和工厂模式,学校范式由1.0进入了2.0。如今,计算机和互联网、全球化和信息化、知识经济和知识型工作,这些新的社会特征必然会引发新一轮的教育系统变革。然而,尽管教育变革不断,但是现有的学校教育仍问题层出不穷。无数次实践证明:教育改革若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不能再局限于对原有教育系统的小修小补,而是要从整体上、结构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型变革。赖格卢特从信息社会的新需求出发,着眼于学习者及其学习,着眼于新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着眼于教育系统整体结构的变革,以此构建新的学习者中心学校范式,已然成为了美国当前众多学校变革流派中较有影响力的一支。
  本研究力求从系统论视角把握赖格卢特有关教育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并将之置于信息时代这一时代转型的社会背景中,置于美国教育系统变革的历史发展脉络下,置于美国当前学校系统变革的实践中,主要解决教育系统变革“怎么样变”及新范式“是什么”两个问题。赖格卢特在巴纳锡和达菲变革理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教育系统变革草案”(五个阶段18个过程)和新范式的六个核心理念(重在成绩达标、生本中心教学、扩展课程视界、转换各自角色、培育学校文化、组织/激励结构变革)。本研究在简单介绍教育系统变革理论发展和变革过程之后,重点将六个核心理念重新整合为三个子系统——新学校的组织系统、定制化教学系统和个性化综合教育技术系统,通过这三个子系统与传统的工厂式学校的比较,分析出其革新之处及背后的理论支撑。
  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采用了对比法将当前的学校系统与学习者中心范式的学校系统进行对比,以突显新范式的特色。并且,本研究还选取了三个已经成功转换成为学习者中心范式的学校或学区作为案例,其中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项目学校作为单个学校系统的案例,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城学区作为K-12学区系统的案例,它们俩主要呈现了学习者中心范式“是什么”。而印第安纳波利斯迪凯特大都会学区是最早践行教育系统变革的学区,因此将它作为范式变革过程的案例,主要展示“怎么样变”。此外,本研究还对赖格卢特本人和宾州大学城学区的教师进行了访谈,以更深入地探究教育系统变革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状况。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可以得出赖格卢特学校教育系统变革聚焦于学习者个人及学习本身,其目标是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学习者中心范式。新的教育范式从“关注筛选”转变到“关注学习”,从学习时间常量的“年级升迁制”的转变到学习结果常量的“成绩达标制”。具体来说,学校组织由“标准校舍”转向了“合伙团队与学习中心”,学校管理由“科层体制”转向了“共享决策制”,学校文化从“控制型”转向了“学习型”,学校功能从“规训机构”转向了“学习合作社”,班级编制由“同龄分班”转向了“混龄小组”,课程由“分科设置”转向了“整合21世纪技能”,教学由“讲座式”转向了“定制式”,评价由“常模参照”转向了“标准参照”,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自夸美纽斯时代起三百多年传统学校模式的根基,真正开启了3.0版本的学校构建。
  尽管赖格卢特教育系统变革理念还有些激进之处,还有些亟待进一步的发展,新范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但是,教育系统变革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并改进。因此,这些理念和实践主要作为解决当前学校问题的参考依据,每个学校或学区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灵活地采用和调整。当然,赖格卢特确实也为新时代学校范式的构建展示了一个蓝图:从结构上进行整体的系统性的变革,从关注分类的学校工厂范式走向关注学习者及其学习的学习者中心范式。

著录项

  • 作者

    方向;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盛群力;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571.2;
  •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 学校范式; 变革理念;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0:1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