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具有美白和抑菌双重功效的竹叶黄酮纳米粒子
【6h】

具有美白和抑菌双重功效的竹叶黄酮纳米粒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节 绪论

1.1 纳米技术研究概述

1.1.1 微胶囊技术

1.1.2 纳米胶囊技术

1.1.3 纳米胶囊的载体形式

1.1.4 纳米粒的载体材料

1.1.5 纳米粒的制备

1.2 纳米技术与纳米化妆品

1.2.1 纳米化妆品的优势

1.2.2 纳米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1.3 竹叶黄酮

1.3.1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1.3.2 抗辐射功效

1.3.3 护肤功效

1.4 多聚赖氨酸

1.5 芫根多糖

1.6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T P/ε-PL空载纳米粒的制备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3 TP/ε-PL质量比优化

2.2.4 纳米粒的表征与评价

2.3 试验结果

2.3.1 空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2.3.3 TP及ε-PL质量比的确定

2.3.4 TP/ε-PL纳米粒的显徽结构

2.3.5 TP/ε-PL空载纳米粒的粒径分布

2.3.6 TP/ε-PL纳米粒的Zeta电位

2.4 讨论

第三节 竹叶黄酮纳米粒子的研制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竹叶黄酮纳米粒子的制备

3.2.2 竹叶黄酮纳米粒制备工艺单因素实验设计

3.2.3 竹叶黄酮纳米粒包埋率的测定

3.2.4 竹叶黄酮纳米粒的形态观察

3.2.5 竹叶黄酮纳米粒子制备工艺重复性的考察

3.3 试验结果

3.3.1 总黄酮含量测定的芦丁标准工作曲线

3.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3.3.3 竹叶黄酮纳米粒子制备工艺的优化条件

3.3.4 竹叶黄酮纳米粒的形态分析

3.3.5 纳米粒制备的工艺重复性考察

3.4 讨论

第四节 竹叶黄酮纳米粒子的美白功效研究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样品的制备

4.2.2 B16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4.2.3 受试物暴露及细胞形态观察

4.2.4 细胞增殖率的测定

4.2.5 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相对抑制率的测定

4.2.6 细胞内黑素含量测定

4.2.7 数据分析与处理

4.3 试验结果

4.3.1 五种受试物对B16细胞形态的影响

4.3.2 五种受试物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4.3.3 五种受试物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4.3.4 五种受试物对细胞内黑素含量的影响

4.3.5 安全性初步评价

4.4 讨论

第五节 竹叶黄酮纳米粒子抑菌活性的研究

5.1 材料试剂与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样品的制备

5.2.2 抑菌效果的测定

5.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5.3 试验结果

5.3.1 竹叶黄酮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5.3.2 竹叶黄酮纳米粒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

5.4 讨论

第六节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在校期间的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竹叶黄酮(BLF)为载药、芫根多糖(TP)为包材、ε-聚赖氨酸(ε-PL)为阳离子桥,采用纳米胶囊技术研制出竹叶黄酮纳米粒子(BLF/TP/ε-PL),并围绕美白功效和抑菌性能进行评价,以期得到天然、高效、安全的新型化妆品功能因子,并为竹叶黄酮和芫根多糖等天然产物在功能性化妆品中的高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以TP和ε-PL为材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TP/ε-PL空载纳米粒子。以粒径和PDI分散指数为标准,经控制变量法对工艺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当TP的浓度为2~4 mg/mL、ε-PL的浓度为1~2 mg/mL、TP/ε-PL的质量比为2∶1时,得到的TP/ε-PL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292.5±2.17 nm,PDI分散指数为0.169±0.02,呈类球形或球形,形态规则,均匀分散,粒径分布集中,大小均一,可以作为负载竹叶黄酮的良好纳米载体。
  (2)以BLF为包埋对象,制备出负载BLF的竹叶黄酮纳米粒子。以粒径分布和对BLF的包埋率为指标,经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壁材配比(TP∶ε-PL)为5∶1,壁芯材比例为15∶1,壁材浓度为3mg/mL,恒流泵流速为200 mL/h时,制备得到的竹叶黄酮纳米粒子大小均匀规则,平均粒径在500~550 nm之间,PDI分散指数为0.224±0.01,包埋率为45.27%。经工艺条件重复性考察得到RSD<2.0%,表明竹叶黄酮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可行性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
  (3)以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为体外评价模型,用业界公认的美白因子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研究竹叶黄酮纳米粒子对B16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影响,从而对其美白功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纳米粒子对B16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合成和细胞增殖均表现出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当样品的浓度为100μg/mL时,抑制率分别达到69.68%、62.35%和59.14%,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熊果苷(p<0.05)。同时,竹叶黄酮纳米粒子对B16细胞增殖抑制的IC50值大于对其黑素生成抑制的IC50值,表明其实际应用的安全性较高。
  (4)以此竹叶黄酮纳米粒子(BLF/TP/ε-PL)为研究对象,以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对其抑菌性能进行分析测试,并与ε-PL的抑菌效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最小抑菌浓度低于0.625 mg/mL,且抑制效果呈现浓度依赖性;与同浓度的ε-PL相比,竹叶黄酮纳米粒子的抑菌效果略为逊色。
  综上所述,BLF/TP/ε-PL结构的竹叶黄酮纳米粒子成分天然,制备简单,性质稳定均一,同时具有较强的美白、抑菌功效及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具有作为可视同天然的化妆品功能因子(Cosmeceuticals)开发的潜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