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民日报》如何建构“慰安妇”集体记忆(1962-2016)
【6h】

《人民日报》如何建构“慰安妇”集体记忆(1962-2016)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问题和方法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集体记忆

1.3.2 集体记忆研究的传播学取向

1.3.3 “慰安妇”研究

第2章 《人民日报》“慰安妇”报道的文本分析

2.1 样本总貌

2.2 “慰安妇”报道的特征

2.2.1 不同文本的呈现

2.2.2 相关事件的呈现

2.3 特征小结

第3章 《人民日报》“慰安妇”集体记忆的历史变迁

3.1 2001年之前:隐匿于国际舞台后的“慰安妇”议题

3.2 2001-2004年:民间推动下的民族主义回应之声

3.2.1 民间活动推动报道建构

3.2.2 还原历史语境回应当下

3.3 2005-2011年:作为历史真相的见证

3.3.1 以战争罪行进入国家话语层面

3.3.2 在历史类比中强化真相

3.4 2012-2016年:主动建构中的正义呼吁

3.4.1 面向未来强化纪念价值

3.4.2 纪念报道成为仪式

第4章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实习期间相关采访实录

展开▼

摘要

“慰安妇”作为战争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战后近二十年才开始陆续受到关注。在关于其集体记忆的形成过程中,媒体的建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人民日报》第一次出现“慰安妇”报道到2016年底之间(共计55年)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国家话语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国内“慰安妇”集体记忆的呈现、变迁及其与现实的联系。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的文本和相关事件,一方面将面上的统计梳理与个案的具体内容、话题与话语分析结合,从内容和形式上讨论了《人民日报》如何建构、建构了怎样的“慰安妇”集体记忆;另一方面,通过对以峰值期为代表的不同时段的历史现实和建构特征的历时性考察,探究《人民日报》建构下的“慰安妇”集体记忆与国家意识、现实的关系,从而探讨文本背后的现实意图和意义。
  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对“慰安妇”的集体记忆建构注重于国家的抗战历史、民族性集体意识和当下诉求,不可避免地呈现“政治化”记忆特征。建构的过程表现出从隐匿、推动应对到主动出击的演进,虽然基于事态发展及其民众舆论关注的推进,但呈现内容上又与国家层面的认知和意识保持同步。这也使我们看到,《人民日报》履行国家话语代表的责任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对个体关注度不高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