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后扣带回皮质功能连接研究
【6h】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后扣带回皮质功能连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2.2 方法

3 结果

3.2 组间PCC连接分析

3.3 PCC的FC和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论

6 创新性与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背景:
  在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中,抑郁症状较为显著。作为常见的精神行为症状,它加剧了患者社会功能衰退。然而我们对抑郁症状的发病机制的了解仍很有限,影像学研究已经发现了存在抑郁症状的AD(D-AD)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但脑功能连接(FC)的变化却仍不清楚。
  目的:
  研究D-AD患者和不伴抑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nD-AD)的后扣带回皮质(PCC)的FC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
  我们纳入15位D-AD患者和17位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相匹配的nD-AD患者进行实验,用MMSE、神经精神量表(NP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3.0T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进行相关研究。选取双侧PCC作为感兴趣区分析FC,用t检验评估PCC的FC的组间差异。
  结果:
  与nD-AD组相比,D-AD组患者的右侧杏仁核、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上极、右侧颞中叶、右侧颞中极和右侧海马显示出PCC的FC提高(AlphaSim校正,P<0.05)。在nD-AD组,MMSE评分跟右侧颞上极(r=0.50,P=0.04)和右侧海马(r=0.53,P=0.03)的PCC的FC显著正相关(错误发现率已校正;P<0.05)。
  结论:
  相比nD-AD,D-AD患者右侧杏仁核、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上极、右侧颞中叶、右侧颞中极和右侧海马的PCC的FC提高。此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D-AD的潜在神经网络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