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研究
【6h】

中国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提出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总体研究思路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跨国直接投资的经典理论

2.1.2 跨国直接投资的其他理论视角

2.1.3 小结

2.2 涉农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现状及述评

2.2.1 全球视角的涉农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研究

2.2.2 东道国视角的涉农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研究

2.2.3 母国视角的涉农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研究

2.2.4小结与评述

2.3 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研究现状及述评

2.3.1 中国农业灯走出去矽的研究

2.3.2影响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因素研究

2.3.3 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国内外影响研究

2.3.4 相关研究方法综述

2.3.5 小结与评述

2.4 本章小结

3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概况

3.1 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历史

3.2 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宏观现状

3.2.1 农业“走出去一相关国家政策

3.2.2 投资总量趋势

3.2.3 投资主体的国内区域分布

3.2.4 投资目的国分布

3.2.5 投资细分行业分布

3.2.6 主要投资模式

3.3 基于典型案例的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定性分析

3.3.1 典型国有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分析

3.3.2 典型民营涉农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分析

3.3.3 典型民营非农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企业竞争优势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决策

4.1 引言

4.2 研究分析框架

4.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计量模型与交量构建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涉农行业总体结果

4.4.2 细分涉农行业结果

4.4.3 不同投资目的国结果

4.5 本章小结

5东道国特征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目的国选择

5.1 引言

5.2 研究分析框架

5.3 计量模型与变量构建

5.3.1 条件Logit模型

5.3.2 负二项回归模型

5.3.3 变量构建

5.4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1 对外涉农直接投资数据

5.4.2 东道国特征数据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1 主要投资目的国的资源与市场情况

5.5.2 总体涉农行业结果

5.5.3 细分涉农行业结果

5.5.4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企业竞争优势、东道国特征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6.1 引言

6.2 研究分析框架

6.2.1 企业竞争优势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6.2.2 东道国特征与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6.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计量模型与变量构建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4.1 东道国特征与投资模式

6.4.2 企业竞争优势、东道国特征与投资模式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启示

7.2.1 政策启示

7.2.2 企业实践启示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截至2016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达148.85亿美元,约为2005年(5.12亿美元)的29倍多。因此,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行为规律,对进一步推动农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涉农市场与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发展历史,利用统计数据、从多角度统计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并基于典型企业案例定性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行为特征。实证部分根据投资步骤与逻辑,将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分为三个重要阶段:企业是否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对外涉农直接投资企业的目的国选择与进入东道国的模式选择。本文利用商务部的《对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筛选而得的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名录样本(1686个样本)、统计局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涉农制造企业样本(28776个样本)以及沪深上市公司对外涉农直接投资样本(55个上市公司的162件投资)构建企业层面数据,并结合各东道国的国家特征数据,从企业竞争优势与东道国特征两个角度就上述三项重要决策分别开展了实证研究。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主体、目的国与模式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对外投资主体从以国有涉农企业为主,发展到民营企业与非农企业投资主体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区域起步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逐渐向距离更远的国家和发达国家扩散;目前,企业选择以收购兼并方式开展海外涉农直接投资的比例增加,逐渐替代了以新建投资模式为主进行海外农业生产的模式。 第二,基于典型案例的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定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符合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中利用海外农业资源、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集团的战略定位;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出于资源寻求动机或出于海外市场开发动机也会到海外开展涉农直接投资,还有部分制造企业为寻求多元化发展,到海外收购涉农资产开展相关投资。 第三,现阶段中国涉农行业中,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的企业比例还很低。相比于同行业内其他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企业具有垄断竞争优势与内部化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规模经济以及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并且该促进作用始终保持稳健。此外,研究还发现前往不同类型国家投资的涉农企业在生产率上有区别:生产率高的企业会前往发展中国家投资;而生产率低的企业会倾向于前往发达国家投资。 第四,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具有强烈的农业投入品资源寻求动机及农产品资源寻求动机。除了资源寻求动机,中国对外涉农直接投资也具备强烈的市场寻求动机。首先,东道国当前的市场规模(GDP)能够显著地吸引中国企业对其涉农行业开展投资;其次,东道国人口增长快、居民食物摄入量不足,说明东道国未来的农产品和食品市场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企业会前往这类发展中国家投资。 第五,企业的竞争优势会影响企业选择并购还是新建模式进入东道国涉农行业。企业的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越强,越倾向于通过并购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即核心技术强的企业更能够通过并购方式产生协同效应;管理能力高的企业,其采取并购方式之后的整合能力更强,产生的协同效应会更大。 第六,东道国特征会通过影响企业进入成本、企业进入后内部管理成本以及企业进入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从而对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东道国的农业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与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差异、制度环境是否有助于市场经济运行、与中国的制度环境差异等。 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的主要发现,总结了中国政府制定针对性政策与企业对外涉农直接投资行为相应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著录项

  • 作者

    郭海月;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农业经济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金少胜;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企业经济;
  •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涉农; 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